榜单|“侃爷”:Yeezy 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个人收入已超过乔丹?

hello,一周又很快过去啦。 过去的一周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我们为你精选了品牌的最新动向,试图让你更加贴近、了解这个市场和行业。

“侃爷”Kanye West:Yeezy 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

运动潮鞋品牌 Yeezy(中文呢称“椰子鞋”)的创始人,美国著名饶舌歌手 Kanye West(中文昵称“侃爷”) 近日在 Twitter(推特)上声称, Yeezy 预计今年将雇佣160名员工,同时估值也将突破 10亿美元。

Kanye West 声称 Yeezy 是历史上增速第二快的公司,已经是一只独角兽,并且正在成为十角兽。(注:独角兽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十角兽则是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

目前 Yeezy 仅与阿迪达斯(Adidas)达成了品牌合作关系。在公布季报时,阿迪达斯并未单独披露 Yeezy 的销售数据(Yeezy归属于Adidas Originals类别下,该类别的销售额增速达到两位数),因此 Yeezy 品牌的总体价值尚不得而知,很难确定West所说的是否属实。

Kanye West 还发布了一系列推特,声称得益于 Yeezy 系列的成功,他已经成为在运动鞋领域赚钱最多的个人,超过了篮球运动员 Michael Jordan(迈克尔·乔丹)。《福布斯》的报道显示,2017年,Jordan 的收入约为 1.1亿美元。

Kanye West 先后发布了多条推特:“Yeezy 将通过与最优秀的人才合作,以合理的价格推出产品,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服装公司。” “我已经雇用 了Gap 供应链的负责人。” “耐克(Nike)永远无法复制 Yeezy 的成功,阿迪达斯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已经让 Yeezy 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品牌。”

Kanye West 还在 Twitter 上强调:“现在有很多假消息,所以我只是想告诉人们事实,Yeezy 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服装公司。”这意味着,他的目标是超越耐克、阿迪达斯、Zara 这样的服装巨头。

不过,Cowen 零售分析师 John Kernan 则表示,他很难相信 Yeezy 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也认为 West 的收入并未超过 Michael Jordan。

星巴克中国大陆可比门店增速为所有市场最高

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Starbuck)日前公布的本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中国的可比门店销售额增长了4%,增速远好于其他市场。

去年7月,星巴克宣布收购在中国华东地区业务的剩余的50%股权,将中国大陆的所有业务收归直营。本次交易的价格为13亿美元,创下了星巴克历史上的收购价格纪录。

除中国大陆外,星巴克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表现也非常出色,日本的可比门店销售自从2017财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实现上涨,有利的汇率变动对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销售表现也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星巴克表示,预计2017/2018财年全年的销售额增长将在高个位数,全年的可比门店销售额增长将在3%到5%左右,但是由于加大了和第三方合作以及数字化等方面的投资,全年的营业利润率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进入2018年以来,星巴克的股价总计上涨了1.3%。

星巴克的总裁兼 CEO Kevin Johnson 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随着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机会也随之增加。”

Johnson 表示,目前中国消费者每年人均消费一杯半的咖啡,而美国消费者的这一数字则高达300杯。此外,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预计将在 2021年达到6亿人,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这都显示了星巴克在中国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 12月,星巴克全球最大,也是在美国以外的首家海外“臻选咖啡烘焙工坊”(Reserve Roastery)在上海南京西路正式开业。Johnson 透露,这家高档咖啡馆在一天之内获得的收入,就已经达到普通星巴克咖啡馆一周销售额的两倍以上。未来星巴克也将继续在中国拓展其“Roasteries, Reserve, and Princi”精品咖啡馆战略。

在收回了华东地区的业务之后,星巴克目前在中国大陆的141个城市拥有3200家直营门店。Johnson 表示,目前他们还在整合华东地区的业务,确保这部分业务和其他地区的直营业务之间更加协调。

优衣库柳井正:两年内实现全球线上销售额翻倍

日本快时尚巨头优衣库(Uniqlo)母公司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董事会主席柳井正(Tadashi Yanai)一直表示,他的目标是将优衣库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服装品牌。

近期,柳井正透露迅销集团将推出全新的电商战略,希望未来两年实现优衣库全球线上销售额翻倍增长,将该渠道销售占比提升至20%。具体战略内容包括加强产品线,如推出仅在线上出售的产品。“我们正更新线上购物网站,以及全球系统和分销渠道。”

优衣库2017财年的线上销售额为1400亿日元,占年销售总额的9%。这一数额远不及其它竞争对手,如西班牙 Inditex 旗下快时尚品牌 Zara 的线上销售额约3300亿日元,是优衣库的2.5倍。如果优衣库的线上销售额占比能提升至20%,其线上销售额能增长至3000亿日元。

另外,优衣库还会将目前仅在日本展开的半定制服务推广至全球。这项服务为顾客前往门店由销售人员测量身体数据,而后根据该数据制作衬衫和套装,日本优衣库还为这项服务提供了线上下单功能——用户可直接提交相关尺寸数据。

迅销集团的管理层认为,实体门店是公司对抗快速增长的电商品牌,如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日本时尚电商 Zozotown 等竞争对手的一大优势。实体门店的存在,让品牌能提供线上下单,门店取、退、换货等便捷服务。目前,优衣库已在日本、欧盟、中国市场提供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服务。柳井正表示,当前的行业已达到一个临界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将会消失。”

柳井正指出,更高的线上销售额是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实体门店则对巩固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今后,优衣库会加快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加速在日本以外的市场增设门店,尤其是亚洲市场。品牌计划当前财年在欧洲开设20家门店,东南亚开设40家,大中华市场开设100家。

“小甜甜”布兰妮联手Epic Rights推个人生活方式系列

美国流行天后 Britney Spears 已经与品牌管理和授权经营公司 Epic Rights 合作,推出名为 “Britney Spears Lifestyle” 的现代时尚和生活方式系列产品。

该系列将会提供包括时尚成衣,护肤品,配饰和电子用品在内的多个种类的商品,其灵感来自于 Spears 在作为一位歌手,商业女性和母亲等不同角色时,体现出的不同特质和内涵。

Spears 的经纪人Larry Rudolph 表示,他们将这一系列看作是和全球各地 Spears 的粉丝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通过这些商品,我们可以将她在多年的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最真实时尚和生活方式风格分享给她的粉丝们,同时向他们传递我们的感激之情。没有了他们,Britney Spears 是不可能成为今天的她的。”

Epic Rights 的CEO Dell Furano 表示:“作为一位热情的艺术家,成功的商业女性和母亲,她(Britney Spears )对于卓越的追求是无可比拟的,我们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她合作。”

Britney Spears Lifestyle 系列将于2019年春天发售。

不过这并不是 Britney Spears 第一次涉足时尚行业,她在2014年曾经推出了自己的内衣品牌“The Intimate Britney Spears”。她与 Elizabeth Arden合作推出的香水目前在全球85个国家有售,是该品牌最畅销的香水之一。

LVMH集团在意大利设立首家眼镜工厂

4月24日,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宣布在意大利北部著名的眼镜生产小镇 Longarone 设立首座眼镜工厂,隶属于Thélios 的生产部门 Manifattura Thélios。不久前的 2017年2月, LVMH 与意大利眼镜制造商 Marcolin 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从事眼镜设计和生产的合资公司 Thelios,此次设立的新工厂未来将专门从事 LVMH集团旗下各大品牌的眼镜镜框生产工作。

LVMH集团目前持有 Thélios 51%的股权,Marcolin持有剩余49%的股权。另外,LVMH 集团还收购了Marcolin 集团10%的股权。Marcolin 目前的大股东是法国投资基金 PAI Partners,该公司负责授权生产的眼镜品牌包括:Tom Ford, Moncler, Roberto Cavalli, Balenciaga, Diesel, Guess 和 Swarovski。

Thelios 公司目前全球员工有 245人,其中100人在 Manifattura Thélios,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员工人数预计在2018年末增长一倍。依托 Thélios,LVMH 集团开始打破传统的授权体系(由第三方负责生产、分销墨镜和眼镜镜框),在内部生产眼镜产品。

Thélios宣布成立时,Marcolin 预计“未来四到五年内”对 Thélios的首期投资额大约为5000万欧元,两个大股东各占一半。

Thélios 目前授权生产的 LVMH 旗下品牌的眼镜业务包括:法国设计师品牌 Céline(2017年12月已投入生产)、西班牙皮具品牌 Loewe (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推出)和法国奢侈珠宝品牌 FRED(2018年年底推出)。

Toni Belloni介绍,LVMH集团当然非常希望进一步拓展这三个品牌的眼镜业务。但是在着手做以前,必须升级公司的生产硬件,此外与品牌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哪家眼镜厂商合作生产是各品牌的选择自由。LVMH集团不会强迫旗下品牌与 Thélios 达成授权生产协议。LVMH集团希望先从几个品牌小范围的合作开始实验,这会让 Thélios的工厂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