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龙舟赛、抢鸭子、鱼鹰表演……今年超10万人赴三道堰过端午

泼水、龙舟赛、抢鸭子、鱼鹰表演……

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成都人的传统盛会——

以“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

郫都区三道堰第65届龙舟会暨第5届泼水节

在水乡文化广场隆重开幕

现场吸引了超10万游客

到三道堰旅游、度假和消费

端午龙舟表演赛 已举办65届

6月18日上午,三道堰街道徐堰河罗家桥段,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只为见证端午节赛龙舟这一重要盛会。上午9点30分,两艘龙舟在河道中整装待发。龙舟比赛起点处一声令下,船上大鼓随即响起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两艘龙舟快速出发,朝500米处的终点奔去。河道两岸,“加油”声不绝于耳。1分钟后,小组赛胜负便出。(三道堰自清代中叶水陆码头兴盛,逐步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至今已举办了64届端午龙舟会。)

抢鸭子:与鸭子展开一场激烈的水上角逐

这一边,徐堰河罗家桥段,龙舟比赛,让河道两岸沸腾。而另一边,柏条河永定桥下,抢鸭子让整条河都沸腾了。抢鸭子,是三道堰端午龙舟会的重头戏之一。抢鸭子的地方在永定桥下游的河面上。这一河段大约300米长,水流穿过大桥后波涛汹涌,是一个理想的水上角逐场所。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在赛龙舟的同时,将活蹦乱跳的鸭子投入河中,选手们跳入河中,与鸭子展开一场角逐,捕获鸭子最多者胜利。群鸭鼓翼狂奔,捕鸭人脚踩手划,沉浮浪尖,场面十分恢弘。这一形式新颖、接地气的活动,已成为三道堰传统龙舟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鱼鹰表演:近距离感受川西平原古老的渔猎风情

鱼鹰捕鱼是我国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需要勇气、技艺、人与鹰的无间合作,可以说是野性、力量与传统的象征。鱼鹰,又名鱼凫,三道堰土话称其为“鱼老鸹”,生性勇猛、胆大、速度快,能捕捉其体重几倍重的大鱼。诗人李白在《蜀道难》里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四川民间历来有鱼鹰捕鱼的传统,渔民驯养其来捕捉大鱼。

三道堰土生土长的居民陈建波一家,祖祖辈辈皆以捕鱼为生,户口登记的职业至今仍是“渔民”,仍从事渔猎活动。每年端午龙舟会期间,陈建波一家专门在柏条河上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演鱼鹰渔猎,今天在惠里永安桥旁举行的鱼鹰表演,在城市发展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川西平原古老的渔猎风情。

泼水节:消暑清凉,嗨翻夏日

三道堰端午泼水习俗源于清代中叶,人们互泼中草药熬制的兰汤祛病除湿,后来演变为互泼表示真诚的祝福。近年来,端午泼水活动又重新兴起,至今已举办4届泼水节。乐水公园内,人们可以尽情戏水,把清冽甘甜的水泼向对方,不用拘于形式,不用禁锢情感,尽情放松,正如其名“乐水”。

三道堰:正打造“国际亲水度假小镇”

三道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东北部,距成都市区16公里。因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是历史上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地处成都市母亲河府河上游,岷江的两大支流——徐堰河、柏条河并行穿域而过,水源丰富,水质清澈,亲水性好,生态环境优美,是成都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素有古蜀水乡之称,是历史上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拥有三道堰和青杠树两个4A级景区,四季风光如画,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是旅游和度假的优选之地,先后荣获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特色小镇、全国宜居小镇、全国卫生镇等一系列称号,其中青杠树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近年来,三道堰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以亲水、赏花、运动、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贯通了两河四岸36公里游步道,建成了全国首条沿河空中绿道,成功举办了龙舟会、泼水节、踏青节、稻鱼节等文化活动,创建了惠里和青杠树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荣获了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宜居小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美誉,“最美水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下一步,三道堰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规划引领、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特色鲜明、全域景区”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天府·稻田四季、水隐桑田、归原·蜀乡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具有国家5A级景区品质的“中国最美乡村聚落”,全面建成田水相依、城水相映、景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国际亲水度假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