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男生考上北京知名大学,却因爸爸的“信用”差点没被录取!

浙江温州姚先生(化名)的儿子今年高考发挥出色,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学校来电说可能无法录取。这下姚先生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网络配图

欠款不还、拒不履行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16年5月,姚先生向银行贷款20万元后,未依约履行还款义务,被银行诉至苍南法院。判决生效后,姚先生等人拒不履行

2017年3月,经银行申请,该案进入执行程序。经法院多方努力,穷尽执行措施,执行款项依然未能全部结清。去年7月,姚先生等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即便如此,姚先生依然没有还钱。

儿子入学差点泡汤

立马还清20万元欠款

今年7月,姚先生儿子的高考成绩出来了,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正当一家人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喜悦中,该校打来的电话让姚先生大惊失色:“我校在资格审查时发现您存在失信行为,请立即处理,否则我校将不予录取您的孩子。

回想起自己被强制执行、纳入失信名单时,执行法官已明确告知失信后果,但当时姚先生心存侥幸,并未正视。如今看到儿子三年努力可能化为泡影,姚先生后悔不已。

他一改之前长达一年的执行过程中、怠于履行的态度,马上联系了银行,分分钟还清20万元。然后急切地给法院执行法官打去电话,“我已经把欠银行的款全部还上了,请尽快将我从失信名单中删除!”

担心儿子入职受影响

主动还清拖欠7年钱款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例子:6月12日,被执行人郑某的儿子被上海某国企拟录用,

郑某担心自己被纳入失信名单影响儿子的录用,主动来到法院,还清已拖欠7年不还的1万元。

争议:

有人支持,有人觉得不妥

支持方认为——

李想:

法院把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列入失信黑名单,程序合法。学校在审查时出于校方的考量,有一套评判体系,无可非议。


球德诺:学校有自己的录取原则,不是上了分数线就一定录取,就像两个同分数的人,学校如果只有一个名额,请问谁来决定录取哪一个?德智体美劳都是衡量标准。


Koreyoshi_milly:如果是像军校等政治相关的高校或专业,这类是要进行政审的,政审不合格就不能录取。

反对方认为——

我是混世小魔王o_0:老赖固然可恶,但是父母失信、子女受限这本质上是一种连坐。债权人的财产权需要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难道不用保护吗?


唐冥冥:万一老赖坚决不还呢?就不让他儿子上大学了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

所谓“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主要是指有偿还能力却拒不履行的一类人。

这类人不仅让受害方蒙受经济损失,甚至还造成对方家破人亡的悲剧。

如果用人单位或学校

因为录取对象的家人是“老赖”而考虑拒绝

你对此是支持还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