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林道靜與余永澤的人生歧路——《張中行別傳》讀後

這兩天在看孫鬱寫的《張中行別傳》。

張中行是誰?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從楊沫說起。

那麼楊沫又是誰呢?

今天的年輕人知道她的肯定沒幾個了,但對於許多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尤其是當年的文學青年來說,這卻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楊沫以一部《青春之歌》登上文壇,迅速紅遍中國,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作家。毛時代的年輕人,沒迷過《青春之歌》的很少。他們不但迷,很多人甚至還把書中的主要人物林道靜當成了自己的人生偶像。

而張中行便是楊沫年輕時的第一個愛人。

瞭解楊沫和《青春之歌》的人都知道,這部小說有著明顯的自傳色彩。書裡,楊沫變身為林道靜,而曾和她同居過的張中行則改名為餘永澤。一個代表革命,一個象徵落後;一個熱心政治,一個安於書齋;一個投身時代大潮,一個則退守時代的邊緣。倆人雖在同一屋簷下生活過幾年,最終卻因三觀不合,分道揚鑣,走上了不同的人生歧路。

特別富有戲劇性的是,毛時代的楊沫大紅大紫,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張中行卻一直默默無聞。但到了倆人的晚年,當楊沫和她的《青春之歌》近乎完全被世人遺忘時,張中行卻突然火了,象是件珍稀的古董被髮掘了出來,《負暄瑣話》等書一本接一本的出,甚至有人還為他寫了傳——就是我正在讀的這本《張中行別傳》。

依據我的狹隘經驗,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會有困惑,有迷茫,因此汪汪也都熱衷於思考和探索人生,尤其是在社會變動劇烈,人們普遍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時候。青年楊沫和張中行生活的那個年代恰好就是這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革命與書齋、社會與個人、信仰與懷疑、緊跟時代與獨立思考----是擺在每個文化人面前的考題。《青春之歌》中林道靜與餘永澤由彼此相愛到分道揚鑣的經歷,不僅藝術地再現了楊沫與張中行的真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他們那一代青年的人生縮影。

如果要分分類的話,我覺得在楊沫和張中行年輕時那會,文化人主要不外乎有這麼幾種類型:一類是象楊沫林道靜那樣的追求共產主義的左翼文人,一類是信仰三民主義支持國民黨的右翼文人,一類是類似胡適這種對國民黨一黨專政持批評態度的獨立的自由主義者,再一類就是象張中行餘永澤這樣安於在書齋裡平平安安過一生的人。

據《張中行別傳》記述,楊沫和張中行剛同居那會,倆人的生活可以說相當甜蜜。張不僅曾為楊寫過幾篇愛意深深的文字,還從樂府詩裡找到心愛的作品,贈給她。但漸漸地,雙方的差異就顯露出來了。張中行安於書齋,嚮往的是在個人的精神自留地裡自得其樂,對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轟轟烈烈的革命與花樣繁多的時潮,明顯持著一種質疑和不屑的態度。而楊沫呢,則不安於做舊式的家庭主婦,渴望著投身到時代和社會中去,走革命的路,轟轟烈烈的生活。在她看來,革命者的那種浪漫和激進的快感,比家庭裡不變的沉默的日子要有趣得多。

顯而易見,楊沫與張中行,林道靜與餘永澤,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選擇。前者要打開家門,投身政治,擁抱革命,後者則要關上家門,潛心書本,安居書齋。當然,按照毛時代的意識形態,只有楊沫和林道靜的人生之路才是唯一正確的人生之路,而張中行餘永澤的選擇則是應該被否定和拋棄的。《青春之歌》要表達的也正是這個意思,而這個意思在《青春之歌》走紅的那個年代無疑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然而到了楊沫和《青春之歌》被遺忘,張中行走紅的年代,世人對這個問題上的誰是誰非,卻有了與毛時代迥然有別的思考與見地。換句話說,在價值趨於多元化的今天,人們對於《青春之歌》的共識早已不復存在,在為數可觀的人眼裡,楊沫和林道靜的人生之路未必是對的,而張中行和餘永澤的選擇也未必是不可取的。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如今,不論是楊沫還是張中行俱已作古,曾經紅過的《青春之歌》與《負暄瑣話》也都鮮有人再讀。坐在24樓明亮的辦公室裡,才瀏覽過《張中行別傳》的我,望著窗外不遠處的“南京眼”,回味著楊沫與張中行、林道靜與餘永澤的人生歧路,不禁思緒紛紛。

其實,在革命與書齋、社會與個人、信仰與懷疑、緊跟時代與獨立思考的歧路面前何去何從,不僅楊沫與張中行、林道靜與餘永澤當年曾被這樣的考題困擾過,類似的考題今天不也在困擾著你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