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北京科技大學更名後發生的那些事兒(之一)

北京科技大學喜迎66週年校慶,

何來的30週年?

1988年4月22日

原冶金部副部長徐大銓來校宣佈:國家教委和冶金部正式批准

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

如今,更名後的北京科技大學已經走過了整整30個年頭。斗轉星移,北京科技大學已悄然發生了鉅變。

回顧一下學校發展的這30年光輝歷程吧~

1988-2017重要事件(上)

1988

4月22日,冶金部副部長徐大銓來校宣佈:國家教委和冶金部正式批准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

4月,學校女籃蟬聯北京市高校甲級隊冠軍。

5月,學校獲北京市高校第二十七屆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名,再次奪得“三連冠”。

7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6個博士點被評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點,即冶金機械、金屬物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含粉末冶金)、壓力加工、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

1989

1月,經國家教委同意,冶金部正式批准在原函授部的基礎上成立北京科技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3月,冶金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束,學校“新金屬材料”和“固體電解質與冶金測試技術”兩個實驗室確定為國家級專業實驗室。

1990

5月,在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評選中學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課題《冶金專門人才預測與數據管理系統》獲一等獎。

1991

5月,北京市高校第二十九屆學生田徑運動會在北科大舉行。北科大獲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男女團體總分三項第一名。

11月,成立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12月,實驗樓竣工交付使用。

1992

4月,胡正寰教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5月,北京市高校第三十屆學生田徑運動會舉行,北科大獲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男女團體總分3項第一名。

9月,學校獲全國高校體育課程評估國家級優秀學校稱號。

10月,在北京市高校“田徑杯”比賽中,學校獲得男子組金牌總數第一名,實現三連冠。

1993

4月,中共北京科技大學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

5月,北京市高校第三十一屆學生田徑運動會舉行,北京科技大學獲得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男女團體總分第一。

9月,成立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12月,成立管理學院。

1994

2月,學校被評為“北京市黨的建設和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

5月,北京市高校第三十二屆學生田徑運動會舉行。北科大獲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男女團體總分及金牌總數四項第一名。

11月,逸夫科技館竣工。

11月,成立高效軋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2月,學校在合併採礦系和地質系的基礎上組建資源工程學院。

12月,國家教委科技發展中心公佈1991——1993年三年間全國高校獲國家三大獎獲獎量的排序。學校自然科學獎排名第六、國家發明獎排名第十五、國家科技進步獎排名第四。

1995

4月,學校在合併原社會科學系、外語系、高等教育研究所、德育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文法學院。

4月,國家科委批覆學校成立“軋製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和高效零件軋製技術研究推廣中心(零件軋製研究所)”。

7月,陳先霖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0月,周國治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0月,召開紀念中國第一個礦冶學科成立100週年座談會。

1996

4月,國家教委批准北京科技大學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5月,北京科技大學校董事成立大會暨第一屆董事會議舉行。

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北京科技大學高效軋製工程研究中心為高效軋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9月,依據新的學科目錄,進行全校院系調整,將原有的18個系、教研室調整為8個學院和1個部。

10月,學校分別成立冶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應用科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10月,學校女籃以全勝戰績榮膺北京高校聯賽“七連冠”。

1997

4月,學校女子籃球隊連續第八次獲得北京市高校籃球聯賽冠軍。

4月,胡正寰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0月,陳難先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學校獲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12月,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正式批覆北京科技大學為首批國家“211工程”項目建設高校。

1998

3月,北京市委對學校“黨建先進校”進行復查。6月覆函,同意學校繼續保留“先進校”稱號。

9月,北京科技大學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9月,北京冶金管理幹部學院成建制併入北京科技大學,作為北京科技大學一個校區正式更名為管莊校區。

1999

1月,16齋筒子樓改造工程竣工。

4月,中共北京科技大學第八次黨代會召開。

4月,蒼大強教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2月,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和青年教工宿舍(50棟)竣工。

12月,陳國良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

1月,科技樓竣工。

5月,留學生食堂竣工。

7月,周國治院士指導的博士生魯雄剛撰寫的《鋼渣脫碳反應的電化學機理研究》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8月,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北京科技大學為全國首批24所試點院校之一,開展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試點工作。

8月,48、49棟住宅樓竣工。

9月,北京科技大學方興科技孵化器揭牌。

2001

1月,資源工程學院更名為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5月,“‘大材料’試點班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重點理工大學培養人才素質要求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改革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新編質量管理學》、《機械原理課程立體化教材建設》(教材)、“面向21世紀物理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得二等獎。

8月,開發總公司高壓水射流研究所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了液控式超高壓大流量高壓水射流清洗機。

9月,逸夫教學樓一期竣工。

11月,葛昌純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2月,51棟住宅樓竣工。

2002

1月,冶金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

3月,逸夫教學樓(二期)竣工。

7月,經教育部批准“北京科技大學遠程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12月,學校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商學院合作的首屆EMBA班舉行開學典禮。

12月,經教育部、第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批准,北京科技大學成為承擔2008奧運會比賽場館建設任務的四所高校之一。

2003

1月,“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製氧供氧系統研製與應用”項目入選200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4月,冶金工程學院更名為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8月,在原公共英語系、應用英語系、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外語培訓中心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外國語學院。

8月,陳國良院士指導的邊贊博士的學位論文——《大體積非晶材料的研究》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11月,學生代表隊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中獲得冠軍。

12月,土木環境樓竣工。

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第二次學科評估結果,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排名第一,科學技術史排名第二,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第三,礦業工程排名第四。

國家級科技獎項一覽(1988-2003)

往昔崢嶸歲月,一路走來,猶不往求實鼎新,砥礪前行

30年風風雨雨

鋼鐵學院發展成瞭如今的北京科技大學

近15年學校又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取得了哪些輝煌成就呢?

後續精彩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