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YY,就是《红海行动》与《战狼2》的距离

几天之前,泡椒妹妹去东南亚的海岛玩真人版的荒野行动时,特意千叮万嘱:大年初一,一定要给大家一份开门红。但老霍瞄了半天排片,横竖都只能写一部电影:《红海行动》。在红海飘红旗断掌残肢一片番茄酱,也容不得它票房不红。

春节档向来是个很诡异的档期。之前有人说,这个时段应该是全家老少一起去看合家欢,但之前像《西游伏妖篇》,整个大半部看起来都是个恐怖片,照样票房不错。所以,今年去看下解放军,总比稀奇古怪的妖怪正常一些。没看到隔壁《女儿国》这次都在主打良家妇女了么?

老霍其实挺喜欢林超贤啊,所以之前就去看了点映。平心而论,从内容上说,《红海行动》的确把《战狼2》拉了几条街。相比于吴京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次看起来更加真实。不管是装备的展现还是战斗的过程,蛟龙的集体配合与战狼的单打独斗相比,都是一种实用性的赏心悦目。

如果说《战狼2》看的是吴京个人的表演,《红海行动》看的就是解放军赖以成名的、从红军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小组配合、小队作战,而且还是在现代装备环境下的集体作战。如果你不知道我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完全可以借《红海行动》过把瘾。

比起《战狼2》,《红海行动》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举着五星红旗就能通过战区还让交战双方都停火这种事情,只能是咱们美好的想象。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大使和中国车队逼上绝路,这才是恐怖极端分子的真相。

千里走单骑还不受伤,只能是开了主角光环要维持形象;在各种爆炸中断胳膊少腿缺指头毁容,才是真实的战场。所以,有人说《红海行动》过于血腥,但也的确还原了真实战场的模样。

没有想要借《红海》来贬低《战狼》。《战狼2》的成功,源于中国人骨子里尚未消散的那种自卑,作为一部娱乐片,它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调动国人情绪的功能。《红海行动》的出现,算是真正展示了中国形象的自信。或许是因为香港导演的原因,电影里符号化的主旋律感觉淡化到近乎全无,整体的节奏看起来同样与好莱坞商业大片无异,所以,也有人说,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林超贤也没有斯皮尔伯格那样的节奏掌控能力。《红海行动》的许多情节,的确是让人紧张到透不过气。但紧张和舒缓之间,这种“一呼一吸”在某些地方就显得不够流畅,收缩压太高,舒张压不够,看起来有点高血压的症状。

还是提醒一下吧,这电影不是不能带小朋友看,但带小朋友的时候,真心还是提前做一下心理建设,这样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