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技巧」人物圖文混排的空間層次塑造方法

平面不平!

雖然理論上人物照片素材都有體積,也都佔據一定的空間,但是在版面中,觀眾視線在遠中近三個層面上沒有一個落腳點,所以空間感不強。通過一定手法明確出人物周圍的空間,就能給觀眾明確的空間感,也能凸顯畫面的設計感,本篇羅列一些藉助人物素材塑造空間的手法。

塑造空間基本原則就是依據透視原理強化空間層次的對比,有透視,投影,光影,重疊遮擋,虛實,不同方向的混維等,在人物素材裡,經常使用的是以下幾種。

一、重疊遮擋

【版式技巧】人物圖文混排的空間層次塑造方法

平面不平!

雖然理論上人物照片素材都有體積,也都佔據一定的空間,但是在版面中,觀眾視線在遠中近三個層面上沒有一個落腳點,所以空間感不強。通過一定手法明確出人物周圍的空間,就能給觀眾明確的空間感,也能凸顯畫面的設計感,本篇羅列一些藉助人物素材塑造空間的手法。

塑造空間基本原則就是依據透視原理強化空間層次的對比,有透視,投影,光影,重疊遮擋,虛實,不同方向的混維等,在人物素材裡,經常使用的是以下幾種。

一、重疊遮擋

A.利用文字

遮擋最容易暗示前後位置關係,所以也是最常用的手法。

不再添加額外內容,直接利用主要文字進行重疊遮擋處理。

B.利用文字散點構圖形成蒙版效果

屬於重疊遮擋手法,這種佈滿網格,文字散點化的構圖,在人物前面形成了一張蒙版的效果,自然有了前後空間關係。

這種排版是比較常見的排版方式,其實也是塑造空間層次的手法。

如果只是兩邊排字,或者文字之前無法連成面化效果,就達不到蒙版效果,儘量鋪滿才是關鍵。上圖左邊這張海報文字並沒有很強的散點效果,之所以有前後空間感,一部分來自於人物的弱化和虛化,和色彩上的前進和後退對比。

C.人字傳插

D.利用線框

線框對內容理解沒有大影響,是常用的元素。

E.利用色塊

把人物照片的背景直接裁切成色塊也有這樣的效果。

二、大小透視

透視不是方法而是原則,透視有形狀上的大小,有形狀上的虛實,也有色彩上的深淺等等,這裡僅是說近大遠小的透視。在人物圖文排版裡,人與人,人與字,字與字都可以塑造大小透視。因為文字信息本身是有主次的,一般情況下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的字號不會一樣大,所以文字本身就有大小透視,特別是拉開距離之後,更容易暗示空間。

有些照片素材是有視平線的,有明確的滅點,所以空間感本身就很強,沿著透視線去安排文字也能強化空間。

三、投影

並非無意義的投影,而是將有明確含義的圖形文字作為投影同構。

四、填充

A.圖文的填充

填充手法暗示了內外空間,以上的海報都是圖文的填充。

人物與人物的填充。圖形與人物的填充。這種手法也跨接了後面要羅列的圖片切割手法。

B.半填充

前面的填充是內外的填充,而這兩張的“半”填充,打破了裡外空間,將內外的空間混淆,也屬於混維空間手法。當然,如果要打破裡外空間,你還可以像下面兩張圖一樣處理。

是不是打破了裡外,有了強烈的空間體量感

五、方向暗示與混維矛盾

A.極座標不同方向暗示

人物本身就是暗示了方向,文字本身一般都是平鋪於畫面的,上圖裡側身人物與文字的錯位形成了空間感。

B.混維的矛盾空間

將多個的不同方向組合到一個版面裡,也是混維。這張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方向,暗示了多個角度的空間。

圖中劍客分別從底視和兩個側視暗示了不同的空間,再加上文字暗示的空間方向,矛盾的混維,暗示出有趣的空間感。

C.利用切割製造矛盾空間

上面這張通過切割組合,將 “遠” “近” 兩個空間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對比。有了空間感。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生硬的空間混維手段。

所以,不同方向的素材重組在同一版面裡的就可以形成空間對比,為了實現這一效果,我們還可以利用“切割”手段,切割是實現不同空間組合的手段,並不是直接塑造空間感的方法。通過切割,我們將不同遠近的空間放在一起,產生了對比,所以形成了有趣的空間層次。它看起來也像是填充,只不過這裡強調的是對比,而不是填充暗示的裡外空間。

六、虛實

根據聚焦和空氣虛實原理,來塑造前後遠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