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藏于漳州古城弄巷的“中华谜史第一馆”

说起漳州古城,除了吃就是玩。吃自然不言而喻了,那么玩呢?很多人对于古城的印象应该就是孔子庙、探花坊、东桥亭了。但是,在漳州古城除了这些景点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不为知的迷馆——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

漳州灯谜博物馆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历经3次迁址,从芗城区文化馆旧址四楼到威镇阁在到现在的古城台湾路漳南道巷。博物馆生而低调内敛,名声不显,鲜为人知,正如其名,像谜一样,静静的呆在漳州某一角落,等待有缘之人发现它的美妙。

漳州灯谜博物馆

走进文化氛围浓郁的古城,特意寻找,屋檐下一块“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匾额,若不细心观察,谁会知道在寻常不过的小街角里还存在另一世界,穿过一方小巷,古色古香的两层小院落矗立,白墙红砖,恬静安谧。

漳州灯谜博物馆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于2012年11月迁入漳州古城——台湾路漳南道巷。馆内收藏有三大镇馆之宝:陈日荣捐献的国粹一号端砚、张超南撰、谜圣张起南书之“山辉书屋”楠木楹联、谜贤高伯瑜捐献的毕生珍藏历代谜书古籍。

漳州灯谜博物馆

灯谜馆号称“中华谜史第一馆”,藏有三大镇馆之宝。走进灯谜博物馆引入眼帘的就是陈日荣历经七载精心创作的第三大镇馆之宝,“国粹一号端砚”,又名风华录宝砚,重量350公斤,尺寸长1.48米、宽1.28米、厚0.12米,;砚石采自肇庆端溪朝天岩古砚坑,砚呈灵芝形、石渠走水势,墨堂宽广,周边上下左右刻浮雕,按比例精刻出393方历代古名砚,还有168条砚谜,分别用楷、草、隶、小篆、仿宋等字体镌刻入砚,形成“砚中砚”和砚谜合璧两大特色,在博物馆内,其砚中藏砚、谜砚合璧的艺术特色是海内外绝无仅有的。

漳州灯谜博物馆

然而第一大镇馆之宝是谜圣张起南手书楹联,在博物馆二楼中庭。张超南撰、张起南书之“山辉书屋”楠木楹联。上联“山作惊涛时襟云气”,下联“辉生明月可沁诗心”。上下联尺寸各为长180公分、宽30公分,厚2.5公分。这件清末或民初的艺术品至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无论从文采、书法及雕刻,均堪称上品。是当代谜界仅存的“谜圣”遗物,弥足珍贵,意义非凡。

漳州灯谜博物馆

第一大镇馆之宝是高伯瑜毕生珍藏的历代谜学古籍,一共有82种195册。内容包括清代康熙57年的《一夕话·雅谜》、道光11年的《玉荷隐语》、咸丰6年的《龙山灯虎》、光绪8年的《廿二家隐语》和民国初年的《张黎春灯合选录》等。1991年起人民日报出版社相继出版的《中华灯谜集成》(一)(二)(三),就是以高老提供的藏书为主,荟萃历代谜学珍品的谜库丛书。由高老之子高明明先生与漳州谜馆代表杨梓章在苏州签署了《捐献协议书》,并分两批(1997、1999)将高老全部收藏捐献给谜馆珍藏。高老收藏冠谜史之最,这些珍品谜书的价值无法估量,无与伦比。

镇馆之宝

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古今中外的灯谜资料三万余件、历代谜家简要事迹碑刻、海内外重要灯谜活动碑刻、谜圣张起南和谜贤高伯瑜的半身铜像,春灯源流图碑刻,印章谜108枚、名人手术谜2070笺及文化名人书画佳作。

漳州灯谜博物馆

漳州灯谜博物馆

漳州灯谜博物馆

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灯谜博物馆,一门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正在不断地散发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