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槽:欲望之城》|一部“渣渣辉”自传式的影片

张家辉参与的电影已近百部,从幕后到演员,从演员到影帝,从影帝再到导演……他当导演的作品有四部,4月28日上映的新片《低压槽》也是张家辉导演第一部在内地院线上映的影片。

《低压槽》与他前几部导演的作品《盂兰神功》、《陀地驱魔人》有个人风格上的延续,但有题材上的跨越,回归到了他个人最擅长的警匪、剧情、犯罪题材。

对于一个尚属于新的导演,为什么说回归到了他个人最擅长的警匪犯罪题材呢?张家辉在B站开启直播首秀时,也不吝展示自己的塑料普通话,熟悉“渣渣辉”的朋友一定知道,张家辉的父亲是警察,他自己也在十七岁时考入警队当军装警察,在警队服务了四、五年,其后才加入影视行业做幕后,再到演员,近几年再慢慢将重心转向幕后当编剧、导演。

在展开讨论《低压槽》影片的内核之前,先来解释一下“低压槽”的名词意义,中学时文科的朋友们一定对这个词汇不会陌生,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简称为槽。在海拔相同的平面上,如某一区域,气压低于毗邻的三面而高于另一面,影片《低压槽》在故事剧情反转之时,“孤城”欲望之城的天气正值低压槽,电影也因此命名。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剧情反转之时的天气原因,电影剧情中频繁出现雨天、大风,整个天气环境也贯穿于整部电影的剧情之中。

在故事背景上,电影《低压槽》将欲望之城“孤城”整体架空处理,绝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过审,其实是为了展现影片的后现代风格。从演员的服装、化妆,到拍摄的场景,电影随处可见后现代工业风,这种风格也是张家辉作为导演身份,独具的个人特色。

从故事剧情上,“孤城”是一座浮华却堕落的罪恶之城,这种繁华与颓废相交织的城市,也是极具后现代风格的。张家辉扮演警方卧底于秋也让他再过一把“警察”的瘾,毕竟多年前他在警队服务多年,是因为提出刑事侦缉探员不果才毅然提出离开警队的。多年来,张家辉在多部电影中担任警察的角色,也担任了不少反派角色,长久以来,能从这位演员身上感受到一股亦正亦邪的气质。《低压槽》中的卧底一角,与他个人身上亦正亦邪的气质极为匹配。

卧底于秋多年来一直周旋于黑社会势力中,时时忘记自己警察的身份,甚至亲眼见证自己的大佬变节……值得一提的是,于秋在影片中的第一位大佬昀哥由《使徒行者》中有过出色表演的苗侨伟出演。除此以外,不少老演员贯穿整部电影,元华、林雪、张可颐、秦沛、张继聪等等,为电影增加不少看点,《低压槽》也是五一档众多新片中,最具华语老片腔调、最为爆裂的一部影片。

熟悉华语警匪片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有三宝:追车、搏斗、枪战。穿越于影片《低压槽》剧情中,“三宝”一样都不少,而且每样都做出新意。在架空的“孤城”中追车,导演张家辉极力做出好莱坞“速激”的视觉效果,这已然是国产影片中的佼佼者。在搏斗方面,配角李海涛、克里斯·柯林斯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两位演员在此前的《冲天火》、《大事件》、《杀破狼·贪狼》中都有过惊艳表现,都是以扛打出名,也都是练家子。至于枪战方面,警察出身的张家辉导演自然不负影迷众望。

个人认为《低压槽》更像是一部张家辉自传形式的电影,当年在警队未能一展抱负的他,如今以演员、导演的身份,为一座欲望之城“孤城”维持正义。影片前半段的色调经过处理,极具哥特风格;后半段低压槽的天气过去以后,欲望之城“孤城”雨过天晴以后,影片色调恢复正常。贯穿于影片的几个犯罪组织也将剧情层层递进,黑帮枪杀、贩卖白粉、抢占地盘、绑架儿童,男主角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组织的圈套之中,最终发现打Boss的过程中,坏人的后面还有坏人,故事的真相背后还有真相。陷入迷雾当中的于秋,仿佛置身于低压槽的天气环境之下,极需出口,最终,于秋以更加邪恶的方式来制服邪恶,雨过天晴、摆脱自己生命中的“低压槽”。

在天气预报中,出现过“低压槽”和“高压脊”两个名词,实际上就是气旋和反气旋。在影片《低压槽》中,则讲述以更狠的力量来制止邪恶的力量。这里所说的邪恶力量,其实是权力背后的人性的贪欲,纵观影片中的一众反派,一层比一层更邪恶,然而,水至清则无鱼,整个“孤城”的大环境也一定程度上需要这股邪恶。

可以从《低压槽》中看到张家辉卖力搏斗,枪战和追车的激烈程度也有非常大的突破,整部电影悬疑做得非常不错,导演一定要压到最后一刻再来反转剧情,剧情环环相扣,酣畅淋漓。当然,除此之外,还能从《低压槽》中看到男主角于秋用更加邪恶的力量来镇压邪恶,用徐静蕾的台词说:“我就是喜欢你这么狠。”

欲望之城,一座孤城。警方卧底于秋了时时想要出逃……这个角色的逃离其实也是有根可寻的,早年张家辉曾退出影视圈大半年时候,孤身在南非生活。这也是他与爱人关咏荷爱情长跑十多年里最长的一次分手。看过了电影《低压槽》能更懂张家辉这个演员、这个影帝、这个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