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界扛把子,百亿“海底捞”背后,不仅靠“逆天”服务,还有

近日,国内餐饮界迎来大消息,独角兽“海底捞”终于要在H股上市了。

根据文件,2017年海底捞年收入达106.37亿元, 同比增长36.23%。净利润达约11.94亿元。

相比呷脯呷脯30多亿、“烤鸭第一股”全聚德18.61亿的年收入,海底捞一年百亿的营收甩了他们不止一条街。

其它亮眼的数据还有:保持每天5次的翻台率,每家店平均有1500人次造访,98.2%的人愿意再次就餐,年服务顾客超1亿人等。

中国人向来是“民以食为天”,在几万亿的餐饮市场里,却没有几家像样的上市企业。

算一下,在A股3500多家企业里,仅有全聚德、广州酒家、 西安饮食、*ST云网 (湘鄂情,餐饮业务已剥离)4家,H股的内地餐饮企业仅有味千中国、小南国、吉野家 、唐宫海鲜、呷脯呷脯 5家,这9家餐饮企业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

海底捞多年来则是稳扎稳打,先派出相关联的2家企业颐海国际、U鼎冒菜试水资本市场,如今自己觉得时机已到,而一旦成功上市,可迅速晋升蓝筹行列。

几年前,海底捞的成功,曾一度引起行业,案例也曾进入哈佛等商学院课堂,各行业的从业者都纷至沓学习。

北大教授黄铁鹰2011年也曾专门著书《海底捞,你学不会》,核心讲的是海底捞“把人当人看”的管理理念。

如今7年过去了,海底捞的成功好像没有听见有第二家模仿成功。而海底捞则在快速奔走,成长为行业巨无霸。

如果仅靠人性化已经不能管理300多家直营店了,那海底捞有哪些新做法值得学习,你又能学的会吗?

巨无霸海底捞的“阿米吧实验”

1994年,张勇和2个朋友、未来的妻子,靠着4张餐桌在家乡简阳创办了海底捞火锅城。

2018年,门店已遍及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以及国外,门店数超320多家。今年还打算再看180-220家左右,预计总数将达500家。

不过如果你以为海底捞仅仅是凭着近320多家门店打天下,那你就错了。

如今的海底捞,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旗下有从事底料加工、物流配送、工程建设、门店运营等多项业务的几十家分公司。

之所以分拆,是因为海底捞推崇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的“阿里巴”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把一个组织分成独立个体,让每个个体都有最大化的独立决策权,每个部门独立核算,独立经营。

优势是:分摊企业成本,把内部原来靠总公司保护的各部门都独立出来,直面市场的挑战,增强了部门的活力和创新力,最终也为自己造血

随着业务逐渐做大,海底捞的每项工作都需要极致化、专业化。目前,已分拆出颐海、蜀海、微海、海海科技等多个公司,2017年连外卖业务也独立出来,主打高端市场。

供应链是背后真英雄

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激烈,火锅的同质化问题明显。除了创新形式,打造差异化的重要手段是做供应链。

05年之前,海底捞的门店是各自到附近的菜市场独立采购,这带来了食材非标准化等问题,05年之后,海底捞在全国4个城市建立了4个采购中心进行分发。13年,海底捞的后台供应链真正实现了全国全网平台化服务,集中化采购、集中化中央厨房处理。

蜀海投资是海底捞供应链的核心运营机构,建立了从前端食材采购,到食材加工、仓储、品控,再到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业内的标杆。

可以说,对供应链的把控为海底捞带来了持续生命力和规模化扩张能力。

如今,除了海底捞,蜀海还为7-11、热辣壹号、北京航食、青年餐厅、西贝等200多家餐饮门店提供服务。

有媒体解读到:海底捞的供应链内涵是:尽量向供应链的后端移动,实现规模化管理和效益;将生产与服务剥离,分别实现标准化和人性化管理,争取达到各自的最优。这也许是海底捞的商业逻辑。

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永不过时

除了强大的技术系统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也不可或缺。海底捞服务的热情早已名声在外。为客人免费擦鞋、美甲、照看小孩,洗手间还有专人为你开水龙头、擦手。如果你单独去吃饭,还会有服务员贴心送来玩具熊陪伴。

这些都源于张勇最初的一腔热情。

当初,张勇创业艰难,没有任何基础,也是一边看书,一边做。尽管厨艺不咋滴,但张勇为人厚道热忱,以服务打动了周围的邻居街坊。据他回忆,有人夸他家的辣椒酱好吃,他第二天就给人送去一瓶,看见顾客的鞋脏了,就让伙计赶紧给顾客擦鞋。

热情服务的背后,源于员工的高忠诚度,而忠诚度高的原因之一是“有效放权”。海底捞的普通服务员有给客人免单的权力,这在其它品牌里,是见不到的。

由海底捞延伸出的公司,也多由内部员工创建,如果不是因为信任放权,做起来并不容易。可以说,信任放权是海底捞的重要基因。

除了放权,海底捞还有良好的晋升、激励制度。在这里,每一个员工只要肯努力,都有上升通道。

海底捞的跳槽人数之少,令同行侧面。而店长以上人员离职,不但不生气,还会送你 “嫁妆”。海底捞解释说:能做到店长的员工,对门店付出肯定不少,给些“补偿”是应该的。

有好福利,奖金又多,自己的父母还能拿到钱,对于很多寒门弟子来说,已非常满足。这些“激励手段”可以说成就了海底捞在火锅界的传奇。如今,这些特色仍然没有第二家餐饮品牌能学到皮毛。

黄铁鹰曾说:张勇创造了令人叫绝的"家庭式"管理制度:融合了儒家之仁 :员工在公司找到自尊;法家之术:领导在公司中强势而富有权谋;道家之无为:给一线员工足够的权限,让其自己管理自己。

不过,这种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人的培养,很难复制。面对上市以后迅速的扩张步伐,相信海底捞的挑战不会太少。我们期待着张勇能带着海底捞继续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