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投资已经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极大地推动电影的产业化进程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主体。早在200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面对当时电影企业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机制运转不灵活,缺乏市场竞争力;优秀国产影片还不能满足市场和观众需求;电影流通渠道单一,发行层次、环节过多,电影市场垄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问题。


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建立影视录盘一体化,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电影企业集团;试行股份制,在制发放领域有条件吸收非国有资本和外资参股;积极推进院线制,促进跨地区经营等。

经过近10年的培育,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初具规模。目前,中国电影的投资已经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并存的态势,尤其是民营影视公司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

制片领域,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两大国有制片公司历经转企改制的阵痛,逐渐开始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成长为两个产业链完整的巨无霸,在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份额。

山西电影制片厂、宁夏电影制片厂等原先并不知名的小国有制片厂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登上历史舞台,演绎一番市场传奇。而华谊兄弟、新画面、博纳、光线传媒、橙天嘉禾等民营公司凭借10多年在制片领域的积累,以及依靠精心培育的冯小刚、张艺谋等导演品牌和卓越的市场操作能力强势崛起,华谊兄弟、橙天嘉禾、博纳相继在国内外上市更让众多国有电影企业羡慕不已。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光线传媒等公司也在为上市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