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 稀世珍宝《五铢铜钱》

此钱币纹饰饱满,工艺考究,铸造精良,包浆肥厚,土沁较明显,绿绣自然,字口清晰,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五铢”铜质大钱,存世更是极少,罕见品,泉界大珍。整体大小比较规整,品相保存完好稍有磨损,无大碍。经老师鉴定为臻品!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正面

背面

名称:五铢铜钱

类别:钱币

年代:汉代风格

持宝人:吕先生

联系方式:私信咨询

五铢初始

五铢钱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铸造历史长达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货币品种。其流通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货币史乃至世界货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武帝初,行四铢半两。建元元年(前140年),铸三铢钱(“令县宦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建元五年(前136年)停铸三铢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铸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废三铢钱,诏令郡国铸五铢钱(”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 籀 焉“。---《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五铢钱的字文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铢(注:以西汉一斤为250克算,一铢约0.65克,五铢约3.25克)。可以推测五铢钱的重量是源于四铢半两与三铢钱等值,民不乐意用之,则私铸成风,故废三铢行五铢。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五为中数,亦表天地人和。

币制改革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武帝三官五铢、昭帝五铢、宣帝五铢、宣帝五铢、元帝五铢、成帝五铢、哀平五铢。西汉另铸小五铢,又名“鸡目五铢”,自武帝始,至宣帝达到巅峰。

不良影响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企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五铢钱发行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朝

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三个时期,共历三十帝。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改制革新,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成交记录

清青玉人面五铢钱形珮-----成交价:RMB1,215,000---成交日期:2013-05-20

汉“五铢”铜范,内含“五铢--成交价:RMB1,149,500---成交日期:2013-11-23

五铢钱坯二枚---------成交价:RMB1,575,000---成交日期:2012-06-04

汉代五铢钱范(12格)----成交价:RMB1,450,000---成交日期:2011-05-17

申锡五铢钱壶---------成交价:RMB1,246,400---成交日期:2011-10-15

五铢钱一枚---------------------成交价:RMB1,600,000---成交日期:2010-06-05

六朝剪边五铢铜制母范(边长--成交价:RMB1,130,000---成交日期:2014-05-23

如喜欢的收藏家可私下咨询,非诚勿扰!

如喜欢的收藏家可私下咨询,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