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更多在于“创新药”研发!

【牛邦投教研报】牛邦投教研究员认为,在新品上市加快、流感疫情、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带动下,医药板块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明显增多。在此背景下,2018年Q1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比重与2017年Q4相比有明显上升,恢复近年平均水平。虽然基金经理近期普遍认为,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已经不低,后续波动性将加剧,择股难度较高。但在政策加持、人口老龄化等长期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仍然看好。博览研究员强调,后续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尤其是生物医药、疫苗等创新类公司,将持续受到事件驱动力的影响。

医药指数攀升的背后是一轮结构性行情

在此之前的5个交易日,医药生物板块最大回落了7.5%。6月5日,在A股整体强势的带动下,医药生物板块一改上周以来的回调趋势,强劲反弹2.87%。2018年至今,“吃药”行情一骑绝尘。医药生物指数以12.43%的年内涨幅,领跑28个申万一级行业,仅次于休闲服务行业。

那么,面对可能已经兑现业绩的股价、目前已不低的估值、利好消息的逐步消化,资金下一步该如何选择?

对此,牛邦投教研究员强调,此次医药指数攀升的背后是一轮结构性行情——

在医药生物相关指数的258只成分股中,149只年初以来收涨,109只收跌,占比分别为57.75%、42.25%。

而在这些医药股中,涨跌幅的分化也相当严重,63只医药股年初至今涨超20%,同时19只医药股年初至今跌幅超20%

因此,未来要抓住结构性分化的行情机遇,必须先把握这轮医药结构牛的三大特征:结构性基本面强劲、持续事件催化、增量资金

1、结构性基本面强劲表现在对医疗持续增长的强劲需求;辅助用药受限为创新药、高品质仿制药腾出空间;进入医保放量周期;流感的季节性因素;两票制带来渠道去库存后回归正常周期。

2、持续的事件催化在于国家频频出台利好创新药、国产药品健康发展的政策,以及企业的研发持续取得进展等。

3、增量资金,一部分来源于医药结构牛市启动时医药处于标配水平,公募基金持仓基本接近历史最低水平,随着基本面好转及趋势形成有加配的资金流入;一部分源于医药在行业比较中处于优势地位,过去两年医药指数下跌了10%左右,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两年增长了约35%,估值消化、不少股票处于底部。

“结构性机会”更多在于受政策扶持、又有市场需求的“创新药”概念

牛邦投教研究员要强调的是,未来医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更多在于受政策扶持、又有市场需求的“创新药”概念上。最近的两条医药行业的消息值得高度关注——

●“创新药物研发”最新的成果是,日前,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艾可宁(注射用艾博韦泰),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艾可宁是全球第一个抗艾滋病长效融合抑制剂,

由前沿生物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全球原创知识产权

●6月5日,从华大基因获悉,吉林省省长景俊海一行近日到访深圳国家基因库,双方将加强医学健康领域自主研发和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应用;探索加强吉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在基于基因大数据的健康干预管理等方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应用。

牛邦投教研究员认为,从大趋势看,创新药将带领中国药企从千亿人民币向千亿美金市值迈进。此前9价HPV疫苗“8天快速审批”的案例,也刺激了国内相关品种的研发热情。而当前“创新药”的重点方向为,创新单抗、单抗生物类似药、小分子靶向药、糖尿病市场新型降糖药、疫苗、细胞治疗等未来大品种集中的研发方向——

(1)创新单抗:肿瘤免疫治疗PD-1/L1潜力大;2018年是PD-1/PD-L1元年开启,市场有望高达千亿规模。此前9价HPV疫苗“8天快速审批”的案例,也刺激了国内相关品种的研发热情。自2014年默沙东等获批上市后迅速放量,2017年全球销售额8757亿美元,增速高达652%。预计国内PD-1/PD-L1单抗市场将高达千亿规模,国产占40%。

(2)生物类似药:仿制药中的“创新药”,壁垒高、医保支付,未来是少数玩家天下;

(3)小分子靶向药:由me-too向me-better发展,关注达到国际水准的替尼类产品;

(4)糖尿病市场:患者多、需长期用药的大市场,关注胰岛素类似物和新型降糖药;

(5)疫苗:2017年进入大品种集中获批和放量的时代,HPV疫苗是首先获批的大品种;

在9价HPV疫苗尚未在内地上市之前,仍然有不少消费者选择出境接种。此次9价HPV疫苗“8天就通过审批”的案例说明,有关方面正在加速这类品种的审批进度和力度!克强总理4月在复旦大学考察时就强调,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快审批,保障供应,让群众尽早就近用上最新HPV等防癌疫苗。因此,未来HPV疫苗的审批将有望进一步加速,而未来高端疫苗产品将成为疫苗行业一大发展趋势。在经历了2016年低迷之后疫苗行业进入爆发增长期,数据显示,国内疫苗产品多联多价产品升级,促使疫苗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81.3%和212%。

(6)细胞治疗: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2018年冬去春来,关注率先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

从A股情况看,2018年Q1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比重与2017年Q4相比有明显上升。随着基金近期密集调研医药企业,后续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尤其是生物医药、疫苗等创新类公司,将持续受到事件驱动力的影响。

此外,药品生产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即将开始,看好高品质仿制药3年机构性机会:未来的2-3年,一致性评价将优胜劣汰,医保支付价的推行将推动进口替代的加速进行,高品质仿制药企业三年机会。而在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医疗服务机会凸显;零售药店市场的整合,未来也将带来处方外流机会。

整个医药行业整体都处于大拐点向上的初始阶段

当前,整个医药行业整体都处于大拐点向上的初始阶段,事件驱动力有望贯穿全年。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3月,医药制造业利润达到774亿,同比增长22.5%,创2013年以来的新高。从股市情况看,在市场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医药股的防御性再次凸显;而从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创新药、进口替代、分级诊疗等政策利好不断,使得板块的事件驱动力持续释放。在新品上市加快、流感疫情、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带动下,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明显增多。后续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尤其是生物医药、疫苗等创新类公司,将持续受到事件驱动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