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群特殊奋斗者被拍成电影,看过的都点赞!

文艺莞

“769文艺时光”又有新动作

上周六,“纪录片《逆流而上》分享会”

在云上书屋举行

东莞知名导演穆肃携影片执行导演张子聪

制片人唐祖高、李立与大家一起看片

分享影片拍摄幕后

本次活动由“文艺莞”与万科769文创园主办

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市影视艺术协会

及东莞(莞城)影视艺术创作基地协办

用口述史交织讲述四个故事

《逆流而上》片长17分钟,历时三个月完成,在莞城、东城、茶山、高埗等地取景。影片将镜头对准残奥会冠军邹国华、残疾人作家陈发枝、残疾人企业家刘智聪、残联专员单进华等四人,呈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奋斗故事。

制片人唐祖高透露,东莞有8.1万是残疾人,他们选取在经济、文化、体育与残疾人互助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四位残疾人为拍摄对象,他们的故事都非常励志。

“影片出品方市残联成立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拍这种残疾人励志片,就是为了将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展现给大家, 让更多人来学习他们的精神。”唐祖高说。

《逆流而上》电影海报

导演穆肃坦言,纪录片最难的是呈现过去,拍摄结果常常跟想象的不同。如何在17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将他们的人生经历表现出来?穆肃最后选择口述史的形式,用四条线索交织呈现四个人物的人生节点和奋斗历程。

影片完成度颇高,但穆肃认为,“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时间允许,用娓娓道来的形式呈现过程,或许能让人更好地读取他们的细节。”

《逆流而上》看片获观众好评

当天分享会上看片后,影片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观众赵先生认为,虽然是一部“命题”短片,但非常流畅地将四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残疾人与命运抗争的坚韧表现了出来,有温度,有情怀,充满正能量。

《逆流而上》此前在第三届“南粤金影奖”广东公益微电影大赛中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专业评审大奖”。

分享会现场

拍摄过程中让穆肃感受特别深的是,在他们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残疾人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的样子,“他们在世界的角落里默默地生活,充满坚韧的力量, 让人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河流是那么漫长而且厚重,有很多东西可以呈现。"

分享会现场,观众对穆肃团队充满好奇

执行导演张子聪也透露,在片子拍摄的几个月里,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其中有个被剪掉的画面,是残疾人作家陈发枝,在公园和其他老人说新闻。张子聪说,陈发枝有个习惯,每天下午四点都会去公园和大家说新闻,“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仍然一直保持跟社会以及周围人的联系。” 这一点让张子聪特别感慨。

去年,穆肃和他的搭档李立创办了东莞首家专业纪录片机构——眉目纪录片工作室,李立透露,他们一直对纪录片这种创作形式比较感兴趣,接下来他们还会以工作室的名义推出与城市人文有关的纪录片,为地方文化做一些有留存价值的影像。

分享会结束后,来张大合影

对话穆肃

拍纪录片后 ,感觉世界安静下来

Q

穆导现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商业片还是在纪录片?

A

这两年希望能做一些叙事性的作品,可能纪录片是比较好的形式 。在精力允许的情况内,我们希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每年留一点时间做一些跟创作有关的事情。目前依然艰难地在生存和理想之间平衡,但相信坚持下去会有很好的收获。

Q

拍纪录片对你而言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A

拍纪录片就好像萤火虫之光,能照亮一小块区域就照亮一小块区域。我开始拍纪录片之后, 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感觉世界安静下来了。而且通过拍摄纪录片的细节呈现,发现世界的丰富度,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它提供了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让我们能够洞悉生命背后的真实价值和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觉得纪录片可贵,能够专注地、持久地、有兴趣地关注某一件事情,对自己身心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 尤其是现在这么浮躁的时代, 很多东西都是一扫而过,如果能够深入地看某件事情,是一种稀缺的品格。

Q

很多电影质量一般,但有了话题就能获得不俗的票房,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A

目前太多以票房论英雄的案例,事实上每做一部电影都是和赌博差不多,票房火起来时,导演自己都想象不到。电影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不能像其他生意一样,一份投入就会有一份产入,太多不确定因素在,可能也正是有创作的不稳定性,才吸引那么多人喜欢。就我目前而言,还是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可能刚开始影响力有点小, 但是慢慢地会进入一个良性的渠道,如果刚开始就想着炒作什么的,可能也走不了太远 。

Q

去年《二十二》的纪录片获得将近2亿元票房,有评论认为纪录片的春天来了?

A

这说明中国的娱乐文化习惯正在慢慢养成,从大众到分众,包括《路边野餐》《二十二》等文艺片获得比较好的票房和关注度,都是大众审美层次在慢慢提升。对于创作者来说,相当于给他们找到一条小路,通到自己的理想道路。所以整体还是乐观的,让分众的力量慢慢聚集起来,让大家看到分众的光芒。

Q

在进入影视行业之前你是做媒体工作的,媒体工作经验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

A

其实我一直很感谢自己的媒体记者生涯,我经常想,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先做几年记者,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洞悉这个世界。当记者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跟各行各业的人在交往,让一个懵懂的人快速地成长,确实能够打开你看世界的视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这两年的很多创作都得益于当初的记者生涯。

致读者

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间

“悦读莞”已陪伴大家两年

在悦读君两岁生日之际

我们又有两位“新朋友”

要和大家见面啦!

文艺莞

hi,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莞日报》文艺部旗下代言人“文艺莞”,初次见面,大家得多关注我哟~我们为大家提供文化、影评、最新娱乐资讯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会不定期举办许多观影活动、读书活动,想获取更多活动信息,请添加小编微信 : baiyunduo0101,我们会邀请你加入东莞文艺大家庭噢!欢迎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1小时前

悦读君、学堂君

东莞日报教育学堂

啦啦啦!终于轮到我介绍自己啦!我是悦读君和文艺君的姐妹号“东莞日报教育学堂”,我“出生”在《东莞日报》城市生活部,主要负责东莞教育资讯发布,包括积分入学、中考、高考、幼升小、小升初等内容。权威、第一现场是大家对我的印象。别忘了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哟~

1小时前

悦读君、文艺莞

悦读君希望

接下来

我们会提供给大家更多的关于

读书、文化、电影、娱乐等一手信息

文艺莞和学堂君期待你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