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打工5年沒回家,拿著十萬回家沒看到母親,父親一番話,愣了

我們總覺得孝敬父母不著急,可以再等等,等我們有時間了,等我們有錢了,等我們發展的更好了……好像沒有這些我們就不能盡孝心一樣,又好像什麼事情都比孝敬父母重要,父母的位置總會被排在了後邊。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又怎麼會一直等下去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從古講到今,也許我們只是聽聽,覺得無關痛癢,離自己很遙遠,但是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時候,確實那麼地讓人難以接受。

我的原生家庭非常不好,家裡很窮,從小我就因為穿的不好被村裡人嘲笑,父母更是經常被人瞧不起。我的父母是愛我的,這點毋庸置疑,他們也盡他們所能給了我他們能給的最好的。但是由於常常是別的人有的我沒有,別人能穿漂亮的衣服我沒有,我變得自卑起來,心裡暗暗地埋怨父母,不願意和父母多說話。大學畢業後,我勵志要做個有錢人,我要擺脫貧困的生活,於是畢業後我在外打拼了5年,從不回家,每次當我工作感到身心疲憊的時候,我就想想以前別人是如何嘲笑戲弄我。然後我就又重新燃起了鬥志,一切的辛苦和委屈都煙消雲散。

這期間父母也總是打電話讓我回家過節,每次我都以工作忙走不開為由拒絕了,其實我自己明白,我自己不願再面對那個給我恥辱和痛苦的家。這幾年我發展的還算順利,領導很賞識我,我的職位逐年提高,工資也水漲船高。5年後我終於有了自信,打算開著我的新車回老家,向那些曾經看不起我的人炫耀,同時也把我的父母接過來享福,於是我拿著10萬塊錢回家了。開車到村口,我看到一個很髒的老太太,我還想這個人我怎麼沒見過,由於我歸心似箭我便沒有停留,到家後,我沒有看到我的母親,便問父親。

原來,剛才看到的老太太正是我的母親,她由於思念我過度,出現了精神異常,父親含著淚水說:“你終於捨得回來了,你母親每天都會去村口等你啊。”聽了父親這一番話,我愣了,我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曾經我那精明能幹的母親哪裡去了,我知道她再也回不來了,而親手造成母親這樣的人,竟然是我,她的親生兒子。後悔、自責,我感覺自己渾身無力,真想一覺睡過去,醒來的時候母親還像以前一般。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深深地道出了父母對待遠方孩子的濃濃牽掛,他們在家裡等著你回家,想要時常看到你,想要你像小時候纏著他們,向他們撒嬌。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但是父母卻始終如一日的等你回家,父母想要的終究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常回家看看。

對於類似的事情在你身邊有沒有發生呢?自己是不是呢,如果是就有空就回家看看。畢竟父母圖的不是孩子的錢,老人老了以後最需要的是陪伴。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