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带你认识他眼里的杭州

提起杭州,你会想到什么?

是各型各色的杭州旅游攻略?

是小笼包、葱包桧、酥油饼、定胜糕?

是许仙和白素贞的西湖邂逅相遇的情节?

是阿里巴巴、网易、恒生电子、哇哈哈等知名企业?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个被过分夸耀,也值得夸耀的魅力之城——杭州。

撰写超自然领域的天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有一个天才作家,撰写了一部伟大的短篇小说《罗生门》让众多的读者拓展思维,去想象一个经历过地震台风、灾难重重,乌鸦觅食、尸体遍地的人间地狱里发生的一切事物,非常自然地揭示了人一步步走向恶的过程和最终的转变,他对人心、人性有着精准细腻的窥探,对万千读者们来说是一种发现"新世界"的体验,开拓了一个不曾有过的领域。可惜他很年轻就去世了。他是芥川龙之介。

1921年的时候,受到一个日本报纸的派遣,他来到了中国做了四个月的游历,游历了上海、杭州、芜湖、九江、武汉、长沙以及京津一代,后来出了一本小书叫《中国游记》。他从小就受汉语文学的影响至深,带着对昔日中国文化的崇敬,也带着一种双重感受来游历中国。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他浓郁的历史感和对事物细节的感受力。

《中国游记》之杭州

在《江南游记》的6个章节里,芥川用了整整一章描绘了在楼外楼用午餐的情形:"那里的槐树与梧桐的树荫下,有家打着"楼外楼"旗帜的餐馆。"芥川描述道,"我们的桌子,摆放在枝叶繁茂的槐树下。脚下不远处便是波光粼粼的西湖。湖水不停地荡漾着,在岸边的石缝中荡出轻柔的声响。水边有三个穿着蓝色衣服的中国人,一个在冲洗一只波光了毛的鸡,一个在洗旧棉衣,一个则在稍远处的柳荫下悠然垂钓……在这一瞬间,我彻底忘记了红砖洋楼,忘记了美国佬,在眼前平和的景色中找到了小说般的感觉……"

这般景象被同行的记者用照片的形式定格了下来,芥川龙之介独自坐在碰下,棚前撑起"楼外楼菜馆"旌幡,邂逅一个中国家庭坐在邻桌时的场景,与游记里描述的完全吻合。

在深夜到达杭州时,目光一切后产生的思索和联想,"适才看到的宅邸门口挂着"陇西李寓"的名牌,说不定那屋内古风宜人的李太白正凝望着虚幻的牡丹,频倾玉盏,我如若与他相见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想请教,他认为太白集中究竟哪种刊书正确,对于朱迪特·戈蒂埃翻译的法文版《采莲曲》,他会喷笑呢,抑或是嗔怒。面对胡适、康白情等现代诗人的白话诗又持何种见解……"

在描绘看到西湖的景象时,"茫茫烟水之上,中天云列处,留一处窄窄的月光,而横在云水面的一定不是苏堤便是白堤,堤上成三角形高高拱起的,照例是座双拱桥,这美妙的银色与黑色到底是在日本无缘一睹了。"

芥川龙之介特别喜欢李白,想象着李白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怀着未知好奇的心情来到了中国。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赞美西湖的美景,但在撰写游记时,又觉得西湖山水在环绕湖畔的西式别墅的映衬下显得过于柔弱。他笔下的西湖是破落和异样的,恰巧也印证了那个动乱的时代,现实中国的残破、衰败的现实,这中间的反差给了他很多感受。

现怀着多重身份的杭州

自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年间,杭州一直是以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在国际上立足。而先如今的杭州已不仅仅是靠"颜值"和"美貌"去吸引国际友人的注意,更是以一种数据、技术和资本去吸引更多的贤才君子入驻。杭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也是一个行动欲望的城市。它掀起了一阵创业浪潮,培育了很多企业家,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都举足轻重。

从芥川龙之介到现如今,杭州都快一百年过去了。一百年来,杭州就像一个西湖船娘一样,她一直在等着这个世界去了解她去表达她,而不仅仅是上船和下船。想要知道关于芥川龙之介这位"西湖船客"更多的"最忆是杭州"吗?亦或是西湖水中传唱的歌声来自谁?蜻蜓FM里的《许知远:艳遇图书馆》会找到答案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