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青桔先后在深圳被叫停 滴滴单车跨不过“限投令"这道坎

自复活小蓝单车受阻之后,滴滴的共享单车进程再起波澜。3月17日,投放不到1天的滴滴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即遭深圳市交委点名批评并约谈,要求滴滴立即收回违规投放车辆。据深圳媒体报道,被约谈的滴滴在此后两天并没有停止投放,反而安排了运维人员在街头发传单揽生意。

滴滴的二次违规投放激起政府部门的迅速反应。3月19日,针对滴滴单车无视深圳共享单车“禁投令”,深圳市交委再发声明称,将联合有关部门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声明发布当天,相关部门已出动卡车对街头上的青桔单车进行清理和暂扣。

深圳不是第一个叫停共享单车投放的城市,滴滴也不是第一家被禁投的单车平台。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明确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城市已超过12个,甚至头部品牌ofo、摩拜均有过被相关部门就投放或停放问题约谈的经历,但像滴滴这样连续违规投放甚至被媒体指斥“不守信用,狼性营销”的情况并不多见。

滴滴是被逼急了?

滴滴投资共享单车的目的十分明显,作为网约车行业老大,滴滴用三年多做到了2000万日订单,而ofo从2016年底开启城市服务,只用了不到一年就突破3200万日订单,这波巨大的出行流量和共享红利是滴滴绝对不能丢失的阵地,从战略布局上看,共享单车也是对网约车“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补充。

为了抓住风口,滴滴在入股ofo之外,还以托管的形式接手了濒危的小蓝单车,并且投入大量精力推出自营品牌青桔单车,试图以嫡系培养的第三、第四股力量冲击共享单车市场。可是篮子越多,问题越多,在ofo、摩拜已经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唯二的两家巨头公司之后,滴滴选择的入场时机和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

据了解,滴滴自建的共享单车青桔单车于今年1月25日在成都上线,据一位滴滴深圳的供应商透露,青桔单车3月初时就在深圳福田区进行过试点投放,原计划5月份之前要在深圳投放65万辆共享单车,没想到刚进入深圳市场就被交委叫停。不久之前,广州市交委也表示,已经约谈滴滴和哈罗单车两家企业,强调广州共享单车数量已经饱和,明确表明近期不得投放新车。

不论从入场时间还是品牌竞争力来看,滴滴的单车之路都注定坎坷。

经过2017年的跑马圈地,各大城市共享单车投放量均处于饱和状态,早从去年中下旬开始,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北京等主要城市皆已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投放,新的单车品牌短期内进不了一二线城市是肯定的。三四线呢,哈罗当道,还有众多本地小品牌盘踞其间,即便青桔有滴滴撑腰,可以烧钱砸市场,对头部市场的争夺也无济于事。

超一线、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禁投新车,政策监管越来越严,这种情况下,哈罗苦于敲不开共享单车主战场的大门,滴滴同样敲不开。哈罗目前可以守住三四线市场做文章,滴滴的青桔单车即便要下沉,也要先和哈罗们较量一番,才能争一张头部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