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本质是什么?形态学、动力学,缠论高层次便是两者的结合

说到缠论(缠中说禅)或许有很多投资者对于这个交易理论还是一知半解,或者说还是存在一个迷糊懵懂的状态,所以我早之前的课程中也和大家说过我对于缠论得一个全新的解析,“缠论新解”-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尝试阅读一番,希望对于大家有一个全新的感悟。

不过这也是要看缘分的,对于很多针对缠论,或者说缠论什么都不是的朋友,建议这样的朋友还是不要看为好,因为你们看了也是在浪费时间,一定要学习自己信任的理论去交易,如果我们延伸的更高的一个层次的话,我们对于交易理论的一个全新解析就是要试图跳出理论之外去看这个交易论,或许这样说起来有些绕口,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至少我对于缠论的一个新解就是这样去授业解惑的。所以大家可以去尝试一番,因为很多投资者学习缠论太过于执着,研读缠论,揣摩缠论甚至是追随缠论的真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试图去吹捧缠论的伟大,或者说夸大夸张缠论交易的神奇!这就是大家走入了几个极端,这样对于大家是没有神好处的,因为这样大家会转牛角尖的,这样对于大家学习缠论的路就是走到了极端。这是我最不赞成的,要明白任何一个理论都是有他的优势和劣势的,至少我现在学的或者说是研读的研究的交易理论中没有全面性的,或者说可以否定掉所有交易理论的。

在网络上也见到过一些这样那样的人,我为什么说是“人”而没有用“交易者”,或者说是“投资者”这样的代名词去形容他们的呢,因为我觉得他们根本就算不上交易者或者说是投资者,后续我说的有些片面,但是在我看来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的话一般就是这样的:

“缠论就是狗屁!” 等等太难听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夸大缠论交易的,他们一般这样说:

“缠论是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的涵盖,比波浪理论厉害”

这一类人没有用“脏字”我很欣慰,但是我个人觉得缠论有它的优势,也有他的劣势,波浪理论的功不可没的,道氏理论更是,如果专业的投资者或者说在交易市场泡的时间比较长的。

都知道一句话:“道氏理论是大写意,波浪理论是工笔画”波浪理论的对于行情趋势的把握程度的精准性我是有所感悟的,因为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运用波浪理论交易行情的。

我也是缠论的研习者,追随者,但是我凭我多年的交易经验,我知道交易理论之所以能够让大家传颂或者是崇拜运用都是有它的优势存在的,但是对于他的劣势我们是不能否认的。

所以,建议大家理智对待。

缠论,本质上分两部分,一是形态学,二是动力学,当然三就是两者的结合。

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另外,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一、站在纯理论的角度,形态学是最根本的。

形态学,从本质上就是几何,这部分内容,是无须任何前提的。缠论成立的前提,其实并不是针对这部分的,主要是针对动力学部分。

就算一个庄家自己全买了,一个人天天自我交易,也永远逃不出形态学画的圈圈。而动力学方面的东西就不同了,必须有缠论要求的那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二、动力学,是属于物理范畴的,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物理,物理的本质就是几何,当然,这是所有物理学家都不可能认同的,但如果用一些几何结构就可以把所有物理的常量给搞掂,那物理学家不认同也是白搭。同样道理,缠论里的动力学部分,本质上也是几何,只是这种几何比较特别,需要把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作为前提转化为某些几何结构,然后构造出理论的证明来。

所以,缠论在整体上依然只是几何,只是需要有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的前提。而且,最终的理论,当然不会涉及那些基本上谁看都会晕的几何结构,而是谁看都能看明白的当下的走势。

理论和理论的证明那是两回事情

三、缠论是一个超级完美的理论,第一是在数学的角度超级完美,其次,是在物理的角度超级完美。

现代物理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物理与几何的高度统一。本质上,现代物理就是一门几何学,只不过是各种不同高深的几何学。而几何学也不是一般认为的那些几何学,几何的领域,可以涵盖并超越你思维的所有方面。

广义相对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理学,而其基础是几何,一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学。而后面,到规范场、超弦、膜空间等等,就涉及各种超越一般人直观的几何了。

在那些几何学里,能量、动力等结构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这才是现代物理的主流。

对于一般人来说,广义相对论可能是最简单的了。那里,物质结构与几何结构是高度统一的,而诸如引力结构等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本广义相对论的课程看看,看看这种几何结构的威力。

缠论,本质上是站在这种现代物理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能量动力学结构的。这里,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一切的能量动力形态,都变几何化。

因此,必须有这种思维上的根本改变,才会有真正的理解。否则,还是牛顿时代那种弱智思维,那就将陷入一种机械化思维的陷阱中。所以,明白上面这些,才能有一个大概的框架,而不至于迷失于理论中了。

四、如果只用形态学,也可以进行操作,但实际上当然是动力学、形态学一起用更有效。

所以,千万别认为以后就只用形态学了。不过这里有一个用处,就是那些对背驰、区间套没什么信心的,可以先多从形态学着手。而且,形态分析不好,也动力不起来

站在实际应用的角度,关于中枢的递归定义以及与从分型、笔、线段开始的最小级别定义之间的区别之类的东西,也是可以不管的,但这样,逻辑上就容易乱,所以,搞清楚没坏处。如果你实在特懒,那就从分型学起,这也可以。

其实,光用形态学,就足以形成一套有效的操作体系。只是在形态学中,由于没有背驰的概念,所以第一买卖点是抓不住了,但第二买卖点是肯定没问题的。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第二类买卖点和第三类买卖点都是用形态学定义的。

形态学可以告诉你股价所处的结构位置,以及后面走势的完全分类;但是边界条件的转折点的确认是需要动力学的分析的。

如果把缠论当作功夫来修炼的话,形态学是招式,动力学则是内功心法,只有形态学,那是花拳绣腿;只会内功心法,那是王语嫣,也是上不了战场的。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上场杀敌。

附缠师解盘真实经典案例:

按照简单的方法,也可以很容易判断现在在日线上的操作思路,例如,去年5月和今年5月后的调整,算是同级别的,那么,其后的卖点就是,万一回拉4335点之下,任何第一次向4335点上的与回拉级别相同的不创新高的反抽都是(第二类)卖点。

如果一直没有回拉回到4335点,又在上面形成新的同级别中枢,那么操作的标杆就进一步提到那个中枢上,如此类推。按照这种方法,那么从2005年中到现在,你都应该持股不动,为什么?因为没有卖点。

个股上,看000777在日线,6月20前后的一段,就可以看出类似的效果;但如果你是看周线图的,那么现在的卖段还没有出现,而且可以明确地看出,其6-7月份的调整,不过是突破历史高位后的回抽过程,站在更大的视野上,看到更大的方向,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