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嫁接后总“僵死”?肯定是这里出现问题,不说没人知道!

蟹爪兰嫁接现在越来越流行,嫁接蟹爪兰利用了掌类植物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只要选准时节,严格操作。精心管理,嫁接成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实际嫁接中,许多花友的嫁接成活率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是花哥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供给蟹爪兰生长的营养供应不足。

许多以仙人球、仙人山等掌类作砧木嫁接蟹爪兰的花友都反应,经常会产生这种情况:在整个嫁接完成以后,发现仙人球、仙人山的非嫁接部位在不停地发芽生长,而嫁接的枝条即接穗几乎没什么变化,以至于到最后干枯,宣告嫁接失败。其中的原因就是砧木的生长点过多,营养大多供给了自身的枝、芽,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养分供给接穗,这就使得嫁接切口处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间愈合缓慢,甚至停止,自然谈不上发芽和生长。时间一长,等到接穗的自身养料消耗完后便干枯而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接穗“僵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哪种植物,充足的养分是成活的必要条件,所以为了促进嫁接成活,必须要人为的改变养分的分配情况,来保证接穗有充足的养料供应,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人为控制调整来实现。在嫁接时我们截去了枝端顶芽,必然卉促使砧木周围不断萌发出新芽,但是新芽的萌发肯定消耗了许多养分,相对来说供给接穗的养料就减少了。

因此我们在嫁接完蟹爪兰之后要经常观察砧木的生长情况,必须忍痛割爱,及时的剔除仙人掌、仙人球萌发的新芽。对仙人山可用针刺茎顶或加以切除,这样可使养分集中供给接穗,来满足接穗生长发育的需要。否则,接穗会因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僵死干枯。

由于接穗要进行呼吸作用,维持生命活动,而营养消耗又与接穗大小有直接关系,接穗大,消耗养分多;接穗小,消耗养分少,所以我们在选择接穗是就应截取小一些。经验发现,在嫁接蟹爪兰时,接穗取2~3个节片时效果最好,4-5个节的接穗由于养分消耗大,嫁接成活率明显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