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西南40公里 山水宜人 美玉桃源再访百岁老人 惊喜不断

“美玉桃源”这个名称绝对是名符其实的,前年,我们曾游访过那里,山美,水也美,返程时,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在返程的山顶有个玉山寨,未能登临,也就成了这次再访的心愿。谁知这次的重游让我们有更多的惊喜!

5月底,我们从荥阳出发,由荥密路口向南30公里,距郑州40多公里,即到新密境内,“千米一观”是我们进入美玉桃源的那条“小路”,引用桃花源记一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此洞名为“千米一观”,实际走下来也差不多有千米,洞内无光,只能以手机照亮,洞顶不时有水滴渗出,白色矿物附着其上。

洞内行走约10分钟,隐约见到光亮,洞口到了!

此时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了!

出洞口,这里与山外可谓两个世界,大山被绿色覆盖,还有山泉声。

继续沿山路向前,路边有桑葚挂满枝头,再过一周估计就看不到它们了。

我们先沿大路右侧,绕山而行,先去那个小水库。

山弯处,发现有人在唱戏,此情、此景,挺有诗意。对了,这次我们全程录制了视频,也有这一段的,待整理好后发出,视频可能会有另外一番味道。

山里的马陆,是我们最常见的虫子,也奇怪,别的虫子却很少。

绕山路再行不过5分钟,我们就到了小水库的上游,在此可看到山间小溪。

再向前走3分钟,就到了大路的尽头,这里有几层蓄水小坝,上次我们继续向前走了约300米,彻底无路,只有河滩大大小小的石头。

我们原路返回,走左侧下山,准备沿河道一直穿行,计划从上次返回点再向前探探。

一路向下到谷底,一位老人正在担水,两位小朋友正在戏水,这情景让人感觉时空瞬间倒转,一幅老家的画面。

跟随老人继续向前。

路边发现这种植物,不清楚叫什么名子,又看了附近,这种植物很多,也不知道这个黄色物体是植物自然生长的或是发生的病变,求万能网友指点。

再向前行,可看到村落,还是这棵几百年的老槐树。

继续向前行约半小时,我们已经超出了上次的返回点,这里有另一村庄,居民较多。

小溪与道路相交,石头垫高作路,雨水大时,估计这里要涉水方可通过。此时已过正午,决定由此返回。

沿河对岸一路前行,路边野蒜已经结籽,归途,我们又在小溪里捡了几块石头,说是石头其实都是玉石,“美玉桃源”并非虚名,密玉就产自这一带的大山,在这里,随处可见玉石,只是上成的好玉很难找到。

沿上次返程的那条小路我们又回到了“老村长”家,直奔那碗手擀面。

再次看到了这位百岁老人,他今年已经107岁高龄,在这大山里的生活早已习惯,家人也都陪着他,山青水秀真的养人啊。

一碗手擀面下肚,顿时精神饱满,听老乡说起前面的学校,有点迷惑,上次可能漏掉了这个去处。回程路口,发现了这所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间屋子,门口还挂有牌子,应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所所写,没想到这学校居然还上过新闻联播。

村子里的人早已迁出大山,只留下了这间房子,村子里唯一 一家人应该有时还在这里住。

按老乡所指的那条路,我们这次应该不会再走冤枉路了。果然不出半小时,我们就登顶了,这次的最后一站就是玉山寨。

山脊之上,我无意间一低头,发现有这种植物,仔细一看,原来是瓦松,再看四周,遍布山顶,走路时一不小心就会踩到,这个着实让我们震惊,看来这个山顶很适合它们的生长。

登临玉山寨后,仍然可见大片瓦松,它们伴玉石而生,此景真是奇特。

这次出行是在5月底,虽是重游,却有更多的新发现,每次出游既有预期,又有新奇,老家的这些山四季不同景,同季不同物,每次来都不会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