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謝家鋪,首屆才藝大賽呈現的快意詩篇

謝家鋪

位於湖南常德鼎城區

一個存在於江湖和驛站烽煙裡的鼎城小鎮

6月25日

這裡的大人孩子們

用首屆才藝大賽

詮釋什麼是鄉村之

備受矚目的謝家鋪鎮首屆才藝大賽,大道至簡的群眾活動,引來了市級文聯主席、區級政協副主席(區文聯主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最高文化行政單位文體廣新局局長、區總工會副主席的親臨,讓當地的老百姓和趕來的賓客領略了街舞、古箏、漢劇、廣場舞、拉丁舞、葫蘆絲等各種藝術形式,在六月流火的季節留下了一場難忘的藝術記憶。

“謝家唐韻 放飛夢想”謝家鋪鎮“壽王杯”首屆才藝大賽,由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黨委、政府主辦,謝家鋪鎮工會聯合會、謝家鋪鎮綜合文化站承辦,19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豐富的文化盛宴。由以下單位贊助——

湖南常漢龜鱉養殖有限公司

謝家鋪鎮自來水廠

常德紅益房產有限公司

常德寶來建材商砼

常德民富建材廠

湖南常德億澤農業有限公司

華爾之培訓學校

謝家鋪鎮億客隆超市

嘉賓

常德市文聯主席:王軍傑

鼎城區政協副主席、區文聯主席:蔣利榮

鼎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聶建平

鼎城區文體廣新局局長:楊珂

鼎城區總工會副主席:徐廣鬱

鼎城區電視臺總編:袁軍

區政協副主席、區文聯主席蔣利榮宣佈開幕

❖ 現場的熱烈氣氛 ❖

鼎城區謝家鋪鎮黨委書記廖再利致辭

此次大賽以豐富我鎮文化生活為目的,為群眾搭建展示才藝、展現風采的平臺,促進我鎮文化藝術發展,推動鎮域經濟繁榮。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牢記歷史憶黨恩、移風易俗樹新風、眾志成城謀發展,共同譜寫謝家鋪幸福美好明天。

三十多度的高溫,才藝大賽送來一絲清涼

夢想根植民心,幸福源於奮鬥。謝家鋪鎮黨委、政府投身“搶抓新機遇、建設新江南”的火熱洪流。

始終突出全面從嚴治黨,村級綜合服務平臺率先完工,鎮村黨校得以恢復,第一批農村黨員培訓圓滿完成。

始終突出產業引領,油茶、水稻、商貿齊頭並進,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成功落戶,省級油茶現場會成功舉辦。

始終突出民生優先,脫貧攻堅紮實推進,打黑除惡深入民心,雪亮工程全市率先推開,全省試點—老年人互助幸福屋全面啟動。

同時,文化事業再掀新高,先後成功舉辦了“百村之間”、廣場舞培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力求更高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濃郁鄉鎮氣息的才藝大賽吸引了蘭笑策劃矩陣前來報道

常德全媒記者高乾深情的寫道,舞蹈是放飛心靈的風箏,他(她)們在烈日中舞出美麗,舞出一片錦繡和夏日風情。

蘭笑策劃矩陣發起人蘭笑下江南認為,處於鼎城邊境的謝家鋪鎮正踏著歡樂舞步,向文化強鎮邁進。

常德日報、常德電視臺、常德全媒、鼎級傳媒、策常德等強勢媒體也參與了本次才藝大賽的報道工作,對他們在烈日中的堅守表示謝意!

高大上的主持人組合江鵬、張玉

震撼開場

謝家鋪鎮政府全體機關幹部職工身著正裝唱響《歌唱祖國》、《走向復興》,整齊的服裝,磅礴的氣勢,鏗鏘的旋律,真正的震撼開場,贏得了廣大觀眾朋友熱烈的掌聲。

左二為鎮黨委書記廖再利,背影為指揮彭志雲老師

精彩節目

此次才藝大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經過激烈的比賽,最終由華爾之培訓學校和橋頭社區獲得本次比賽一等獎。

一等獎:風格迥異的藝術PK

華爾之培訓學校《精英街舞》

橋頭社區 廣場舞《平等之歌》

謝家鋪鎮有開展廣場舞的優良傳統,去年舉行了廣場舞大賽,參與人數之多,圍觀啦啦隊之多,老百姓點評之多,都創下新高,幾乎成為鼎城的廣場舞明星之鎮。這支由胡勝華、粟麗萍、周陽婉、梁兆瓊等領銜的廣場舞《平等之歌》,在烈日下跳出了謝家鋪老百姓的精氣神,跳出了和諧的黨群關係,跳出了愉悅向上的家鄉文化氛圍,怪不得讓評委一致打出了高分。

二等獎:多種藝術形式的感染力

感天動地情景舞蹈《紙飛機》

來自本鎮的陽光幼兒園,這是一支頗有年代感和正能量的少兒舞蹈,通過舞蹈動作,講述了一個關於飛機荼毒大地的悲情故事,表達孩子們對戰爭殘酷的懼怕與對和平的渴望。主辦方為了防止表演舞蹈燙傷孩子們,特意鋪上紅色地毯,當紅衣女童一聲吶喊,臺下的觀眾無不動容。

來自官橋坪村的廣場舞《公正陽光照人民》和三棒鼓《官橋新貌》(表演者:姜業偉、姜德保、姜業剛)雙雙獲得二等獎。

■ ■■■■

三等獎:舞蹈和器樂的過目難忘

唐家鋪中學選送的舞蹈《經典誦讀》層層疊進

施家陂村紅紅彤彤的廣場舞《中國夢》

愛維新幼兒園的舞蹈《印第安的鼓聲》

邊山鋪村郭詩雅、胡晨勁爆拉丁舞《恰恰》

克羅地亞狂想曲

施家陂村

其他優秀節目:精神面貌的藝術呈現

鹿角坪村 王群英古箏《山丹丹花開紅豔豔》

伴舞:劉堯群、趙春燕

向家巷村 謝小龍獨唱《向天再借五百年》

橋頭社區 二胡古箏合奏《煙花易冷》

表演:餘沁融、盧一銘

兩位女琴師,各自輕攏慢捻,選擇這首旋律跌宕起伏的《煙花易冷》,觀者似乎聽得見山泉叮咚,溪水潺潺,中國典型性民樂的合作,嚴絲合縫,精彩絕倫,完全提升了謝家鋪高超的文藝表演水準。

丁家橋村 葫蘆絲伴舞《竹樓情歌》

表演:王梅秀、文麗華、唐文琪、楊華

東湖山村 漢劇《薛丁山下山》

表演:鄒壽清、鄒長清

被常德日報選作壓題圖片的《京韻娃娃情》

表演:漂亮寶貝幼兒園

河圖衝村 常德絲絃《茶海銀花》

壓軸歌伴舞 唐家鋪中學《和諧中國》

渾身藝術細胞的彭志雲老師領唱

貝貝幼兒園 伴舞

其他瞬間

頂著烈日的評委和工作人員

常德市文聯主席王軍傑為獲獎一等獎選手頒獎

鼎城區政協副主席、區文聯主席蔣利榮頒發二等獎

鼎城區文體廣新局局長楊珂頒發三等獎

意氣風發的黨委書記和鎮長為贊助商頒獎

謝家鋪,一個解鞍稍駐和卸甲歸田的好地方。

謝家鋪,被人稱為謝家唐驛,文人騷客“解鞍稍駐”和武人劍客“解甲歸田”的好地方,常德唯一留存的以“鋪”命名的驛站復原地,中國為數不多的驛站文化的留存地之一,突出了“唐”文化元素,融合了“謝家鋪”的地名,不可多得,無法超越。

該鎮位於鼎漢兩區縣交匯處,是鼎城區的“南大門”。交通便捷,石長鐵路、319國道、常長高速公路橫穿而過。在古代,茶馬古道蜿蜒而過的丘陵地帶,總有一兩個神秘的傳說。謝家鋪,這個延續了百年的名稱,讓我們彷彿聽見了鼎城與漢壽交界之處的馱鈴聲聲。

謝家唐驛,大隱江湖

謝家唐驛的深度解讀

蘭笑下江南

《舊唐書•太宗本紀》載,唐太宗即位後恢復了地主官覲制度,為使官員住宿方便,下令建造“邸第三百餘所”,當時,水陸驛道縱橫交錯,形成了“驛、站、鋪”的驛道網絡。《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水驛260個,陸驛1297個,從事驛務的人員和驛夫將近四萬人,蔚為壯觀。唐代大文豪柳宗元《館驛便壁記》說,唐時以首都長安為中心,已經形成伸向全國的七條放射狀的驛道,其中第三條從長安至嶺南驛,過襄州、鄂州、朗州、洪州、吉州、虔州直達廣州,盛唐後期的唐玄宗寵愛楊玉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走的這條驛道。

清代立國後,驛站達到了空前繁榮,經過康、雍、乾三代不懈改進完善,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延伸至全國的五大驛傳網絡。常德屬北京延伸至中南方向的網絡幹線之西線。此線自北京南下,經保定、磁州、安陽、新鄭。在新鄭再分西線,由新鄭經襄陽、荊門、公安進入湖南澧州順林驛——蘭江澤——大龍驛——謝家鋪——武陵府的府河驛。再由府河驛分道:西路至桃源驛——鄭家驛進入沅陵縣——芷江——晃州入貴州玉屏縣驛,穿越貴州直達雲南;東南路則由府河驛至龍陽驛,再往益陽、寧鄉、長沙等地。

鼎城謝家鋪正好處於與漢壽交界之處,邊貿一直以來非常發達,蘭笑策劃經過多次診斷和分析,提出“邊城•驛站•民宿”的定位,以“謝家唐驛”的唐文化包裝全鎮的戰略構想。

贈謝家鋪鎮

烈酒豪飲,千萬盞銀鈴聲聲激越

清茶自閒,天地間林莽步步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