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猪队友”,湖北27岁小伙重见光明

一提到“猪队友”

有的人最先想到的是这个

也有的人想到的是这个

或者是这个

是不是恨得把肾7都摔掉?

一次性3个,没戴套那种!

但是,来自湖北的27岁的张先生,可能这辈子最想感谢的就是“猪队友”了,故事得从3年前说起。

突发眼疾 久治不愈

3年前,张先生的右眼开始出现眼红眼痛,在当地医院药物治疗后缓解好转,但是3年来一直在反复发作,并未治愈。到了今年6月,当右眼再次出现眼红眼痛时,张先生像往常一样去当地医院就诊。这一次,平常的药物治疗并没有起效,反而越来越重。

眼痛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日常生活,白头不能正常工作,晚上也不能正常睡觉,张先生不得不在家待着。看着尚在襁褓的儿子和愁容满面的妻子,他压力山大,迫切想把眼睛治好。

眼疾确诊 现实残酷

人体捐献角膜严重缺乏

最终,张先生右眼所患疾病确诊为坏死性角膜基质炎,需要做角膜移植。残酷的现实是,目前我国现有400万角膜盲患者,并以每年10多万病例递增,但每年的角膜移植手术例数仅有5000例左右。为什么?因为人体捐献角膜严重缺乏,导致很多角膜盲患者无法得到救治。

多地求医 终现曙光

角膜移植术

辗转多地求医后,张先生得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有个角膜移植中心,于是慕名找到了角膜移植中心执行主任邓志宏教授。入院时,张先生仅能看到眼前晃动的物体。

角膜移植 靠猪队友

邓志宏教授手术中

经过仔细检查,邓志宏教授判断张先生右眼所患疾病,符合

生物角膜移植的适应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感染,经过跟张先生沟通,准备为其行右眼生物角膜移植手术。生物角膜目前来说,指的就是“猪角膜”。

术后,张先生角膜感染得到控制,视力恢复显著,达到0.3。邓志宏教授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右眼视力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一般情况下,术后1年左右角膜会完全恢复透明,视力最好可达到0.6。

“猪角膜”安全吗?

张先生所用的生物角膜是我国科学家为缓解中国角膜捐献数量和角膜移植需求量有巨大的差距而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材料来自猪的眼角膜,通过脱细胞处理和技术加工后,将潜在的病原体清除,完全去除角膜的细胞成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生物组织相容性以及基本接近人角膜的光学特征,已经成为临床上角膜移植手术供体材料的新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角膜供体的严重不足。

哪些患者能用“猪角膜”?

角膜移植分为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内皮移植术等。生物角膜目前主要用于板层和深板层角膜移植。

邓志宏教授指出,对于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感染未累及后弹力层,未导致角膜穿孔时,及时行生物角膜移植术,可大大缩短病程,提高角膜溃疡的治愈率,挽救患者眼球。

出处: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