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精选」黛玉:我为的是我的心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宝玉对黛玉说,他不会因为宝钗而疏远黛玉,黛玉说:“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我为的是我的心。”这句“我为的是我的心”,说出了黛玉的心声。之所以说“我为的是我的心”,是因为黛玉觉得她的心和宝玉的心是相通的,因为心灵的相通,两人的关系才应该比跟其他人更为亲近。黛玉觉得,她和宝玉之间的这种亲近,应当是一种遵从内心的、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不是一种刻意疏远其他人的行为。

“我为的是我的心”,也代表了黛玉一贯的做人原则和行动指南。纵观全书,黛玉对待周遭的人和事,基本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内心想法去处理的。

首先,与宝玉的感情是黛玉遵从内心选择的结果。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在湘云等人面前一片私心称扬于她,“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她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这份“知己”之感。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是出于什么家族大业、仕途经济等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宝玉懂得她、理解她,她觉得和宝玉之间,有着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共鸣。这份心灵契合与精神共鸣,让黛玉走近了宝玉,也走近了宝玉的心灵深处与精神世界。

黛玉也是懂得宝玉的。她从不劝宝玉读书,也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因为她知道宝玉不看重,黛玉自己也不看重。黛玉还懂得宝玉重情,知道宝玉在乎太多的人和事,她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宝玉的这份博爱。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后,黛玉去看他。宝玉从梦中醒来,看到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便安慰黛玉自己疼得并不厉害,黛玉却因此更加心痛难过,半日才抽抽噎噎地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这句“你从此都改了吧!”说明黛玉理解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懂得宝玉挨打跟宝玉一贯的性情、宝玉对待朋友的态度有关。宝玉挨打后,黛玉并没有像宝钗等人那样询问宝玉挨打的具体原因,因为她不需要问就能明白根本原因。黛玉不去追问宝玉挨打的原因,因为对她而言,挨打原因本就不需追问;她只是心疼宝玉的处境,这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半是劝慰半是感叹,大概是说如果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宝玉却长叹一声,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也半是安慰半是感叹,他表明自己心甘情愿为友人而挨打受罚,他不觉得委屈,就算是死了也不想改变自己。宝玉的这些心里话,只跟黛玉一人倾诉;而只有黛玉,才会这样有劝慰和感叹。宝黛二人的心灵默契,远在其他人之上。

在宝玉遇到困难的时候,黛玉也会全力相助。第七十回,宝玉怕贾政回家检查功课,于是每日临写加工。黛玉为了让宝玉好好准备,便“只装作不耐烦,把诗社再不起,也不以外事去勾他”。到后来,却让紫鹃送了一卷东西给宝玉,“却是一色老油纸临的钟王蝇头小楷,且字迹与宝玉十分相似”。黛玉为了宝玉能够交差,如此尽心尽力,倾力相助,都是源于她对宝玉的真情。

黛玉不仅在爱情选择上遵从自己的内心,对于友情,她也同样遵从内心。黛玉对待宝钗的态度便能反映出黛玉如何对待友情。

宝钗初来贾府之时,因宝钗、宝玉之间的金玉良缘之说给黛玉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至她常常出言讽刺宝钗。后来,黛玉在一次酒令中用了《牡丹亭》《西厢记》的词句,宝钗事后提醒她,告诉她读杂书的害处,黛玉觉得宝钗真心为她好,心中暗服,此后,她便将宝钗认作知己。

当黛玉不喜欢宝钗的时候,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嘲弄、讽刺宝钗;而当黛玉真心接纳宝钗之后,便将宝钗认作知己、甚至将自己之前的心理状态和盘托出。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黛玉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

可见,黛玉为人,单纯并且真诚。当宝钗让她真心感动、真心感激时,就算之前心存芥蒂,她也能毫无保留地坦诚相待。在她真心接纳宝钗之后,她也接纳了宝钗的家人,将宝钗的母亲薛姨妈当作自己的母亲,把宝钗的妹妹薛宝琴也当做自己的妹妹。

这就是黛玉对待友情的态度:当她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当她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同样也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只要她认为别人真心对她,她也会毫无保留、真诚相待。她对待友情的态度,也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她的言语行为,总是直接表现着她内心的喜好,仿佛一个透明体;她自己不藏也不掖,别人也总能一眼看穿。

对待宝玉、宝钗的态度,黛玉遵从的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对待周遭其它的人和事,她也秉持同样的做人原则。

比如对于凤姐、赵姨娘的态度,黛玉就表现出鲜明的爱憎。黛玉喜欢凤姐,喜欢跟凤姐互开玩笑,因为两人都聪明伶俐、性情相投,都爱逗乐取笑。第二十五回,众人讨论暹罗茶是否好吃,其他人都觉得不好,独有黛玉说她觉得好吃。凤姐便说她打发人送来,并且还有一件事找黛玉帮忙,也让人一起送来。聪明的黛玉便跟凤姐开玩笑,说“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也打趣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两个开玩笑的高手,碰到一起总爱这样互相斗嘴,取乐说笑。

就在黛玉和熙凤互相取笑的这一次,赵姨娘和周姨娘来了,李纨、宝钗、宝玉等都让他们两个坐。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他们。凤姐掌握家政大权,对于地位低下的姨娘,她是不屑一顾的。黛玉则是看不上赵姨娘的人品,也索性不理。相比之下,宝钗对赵姨娘的态度就跟黛玉不同。第六十七回,宝钗将薛蟠从江南带回的东西分赠各处,连赵姨娘都不落下。赵姨娘想:“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但也正是黛玉做人的率真之处,不喜欢的人,就不去结交,不勉强自己,一切顺从自己的内心。并且,当她遇到不喜欢、不顺心的事情时,也会直接说出来。

比如,第七回送宫花事件中,黛玉抢白周瑞家的,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下人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刘姥姥第一回进贾府,就是由周瑞家的引荐,周家女婿冷子兴犯了事,周瑞家的求求主子,也就没事了。但是黛玉并不考虑这些因素,她心里不高兴,就会直接说出来,即使对方是王夫人的陪房。

第八回,宝玉乳母李嬷嬷阻拦宝玉吃酒,黛玉为帮助宝玉而抢白李嬷嬷。李嬷嬷是宝玉的乳母,乳母原比普通的妈妈嬷嬷有体面。但是到了黛玉这里,她从不考虑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只顺着自己的心意做事。不喜欢的人、不顺心的事,她从来都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不痛快。黛玉做人做事,所依据的准则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内心,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对方身份地位如何。 她从来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来对待周围世界的。对喜欢的人,会真诚相待;对不喜欢的人,从不虚与委蛇。

黛玉做人的准则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心。她总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依心而行。她的行为,从来都是与自己的内心相符;她所表现出的,是婴儿般的赤子之心、孩童般的随心随性。她的真挚真诚与宝玉的赤子之心相遇的时候,就与宝玉的心灵就走越近,与宝玉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契合。而这份孩童般的率意与随性,这份不遂我心不勉强的随心与随意,也让她的言语行为高度自我化、个性化。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黛玉始终以自我为重,她的认知与行为,是个性化的而非社会化的。

在成人化的世俗世界中,黛玉的随心与随性是不受欢迎的;然而,黛玉保持了自我内心与自我行为的高度统一,做到了对待自己的真诚,这是极为可贵的。没有被世俗世界同化的黛玉是不受欢迎的,遵从自我内心的黛玉却是值得尊敬的。无论对待自我还是对待他人,黛玉都是按照“我为的是我的心”来做人做事的,她做到了对待自己的真诚,做到了为己而活、为自己的心而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创办于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是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文艺研究》以“引领学术潮流,把握学术走向,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为办刊总方针,强调现实性与学术性、前沿性与基础性、学理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提倡中国视野、中国问题、中国气派,广泛容纳文学、艺术各领域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