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天水市秦州区后寺村人搬出大山过上新生活

从进城要穿两双鞋到两脚不沾一滴泥

后寺村人搬出大山过上新生活

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别墅式小洋房,房前屋后全是铺好的水泥巷道,门前的小花园里开满了各色花朵,几位村民围坐在村阵地前文化广场的石凳上聊天,一位妇女正带着孩子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玩耍……

“之前就是家家户户喂四五头牛,除了放牛就是种地,庄稼又是广种薄收,一年到头也就靠出栏的一两头牛才能有点收入。”后寺村村主任都应龙说,搬到新农村让全村人的住房条件前进了几十年。

都应龙介绍说,因为以前的村子分布在山里,所以带来了一系列的不便,如果要去每个自然村办公事,全跑一遍的话一周时间都回不了家。而更多的不便则在村民进城费尽周折、村里小伙娶不上媳妇以及小孩上学条件艰苦等方面。

“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在老庄住的时候要进城必须得穿两双鞋,泥路土路上穿的是雨鞋或旧鞋,步行一个多小时走到公路沿线以后,把雨鞋或旧鞋藏在路边的树底下,再换上干净的鞋子坐车进城,回来时下车以后再换旧鞋走回家。现在新村这边全是水泥路,两脚再沾不上一滴泥,时髦些的妇女穿着裙子走出去,谁能想到她们是后寺人。”

而说起娶媳妇这事,也曾一度让都应龙很头疼。“就因为条件太差路太远,前几年村里三十岁左右的光棍汉越来越多,有些年轻人即使在外打工处个对象,只要领回家一次,基本就没戏了。搬到新农村两年来村里喜事连连,条件好了敢往来领,领来也能留得住人。”

据介绍,因为自然村分布太远,以前仅一个后寺村就有三所学校,分别在孙家河、张家牙火、李家安子,后来由于生源减少三所学校合成一所,自然村的孩子上学普遍要走4公里路,所以孩子们上学就得起早摸黑地赶路,中午不能回家只能吃自家带的干馍馍,条件相当艰苦。如今搬到新农村以后,一部分孩子进入皂角镇兴隆小学就读,回家只需要几分钟,也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将孩子转入了城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