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道」新加坡专家:筑巢引凤

中国东盟博览会

李明江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东盟关系。他表示,把南向通道建设好,对广西有非常大的好处。如果广西能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论坛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中国与新加坡牵头,把南向通道建设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中去推进,效率会高很多。

平台不完善制约通道建设

谈及南向通道,李明江说,中国的中西部、西北部省区,货物出口通过南向通道将货物运往东南亚国家,时间缩短,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了。该通道为亚洲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一体化及贸易投资商务活动等带来很多的好处。从长远来看,南向通道还能加强东南亚和中亚之间的贸易往来。

李明江表示,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南向通道建设,一直积极与中国的重庆、广西等省区市沟通协调,努力把这个国际陆海新通道尽快做起来。

“现在制约南向通道发展的瓶颈就是平台还不够完善。”李明江说,南向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如没有完整地建立陆海联运的整套机制。保险服务、法律服务等一些配套性服务不够完善,物流中心站的建设还远远不够等。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迫切要做的,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平台搭建好,把一些政策短板补齐。

他认为,企业参与是南向通道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政府并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调动、激发企业参与南向通道建设的热情,只需要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商机、实质性的好处,那么企业参与的意愿、投资的力度自然会加大。目前,新加坡的一些相关领域,如物流、船运公司及贸易商,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南向通道建设,并在沿线布局,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其中的巨大商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宜将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南向通道建设的“朋友圈”逐渐扩大,李明江表示,南向通道合作方增加具有积极意义,但要有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各方通力合作方能共同受益。

李明江认为,在建设南向通道上,新加坡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决策和规划;重庆希望占据主导,不希望被边缘化;广西也希望有更多的主动权。“有时候各方经过博弈,会达成一个比较规范的协调机制,这需要时间。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机制,很多该做的事情就会慢,甚至有可能大家都没有信心齐心协力去做。”以海铁联运为例,因为涉及中国好几个省区市,如果各省区市之间不协调好,那么对物流公司来说,就会面临成本、效率甚至风险问题。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新加坡辉联埔程智慧物流园区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有8个省区市的23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名,建议将南向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李明江认为,南向通道如果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则意味着中央政府可能在铁路、高速公路、物流园区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央部门主导规划,各省区市之间的竞争将能得到有效协调。也只有把协调机制捋顺了,才能避免“政出多门”,通道建设才会更好更顺畅。

推动通道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

广西与新加坡如何利用各自优势,携手共建南向通道?

李明江认为,在建设南向通道上,广西确实有天然优势,如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这几年北部湾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港口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广西的这些优势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这需要广西和新加坡共同努力。

北部湾港

李明江表示,新加坡在港口管理等方面有不少先进经验,在港口建设和管理上,双方可以加强合作,并吸引更多的新加坡企业参与投资。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双方要保证相关政策、信息上的沟通。如广西需要让新加坡了解区内的相关规划、基础设施的改善、政策的改变,及广西跟其他参与共建南向通道的省市在政策方面的协调沟通等,让新加坡有更强的意愿去参与更多的规划和决策,更强有力地支持南向通道建设。

新加坡港口

此外,南向通道不仅是中国和新加坡的事情,还涉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南向通道建设如果没有东盟大部分国家参与,做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李明江说,如果广西能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论坛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中国与新加坡牵头,把南向通道建设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中去推进,效率会高很多。

“把南向通道建设好,对广西有非常大的好处。”李明江表示,它能加强广西在整个中国—东盟合作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广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甚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