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不仅是凶手,《血十三》聚焦边缘群体戳中人性痛点

看电影论观点,关注电影红花会!

铁任

输12

文/铁任

古龙在小说中说过,世界上最古老的买卖有两种,一种是杀手,另一种是妓女,这两个行业寄生于欲望与野心笼罩的黑暗地带,充满了罪恶与肮脏,却又令一代又一代的边缘人为之沦落。的确,即便是在灯火通明的现代丛林中,依然有很多人在从事这些为人不齿的行业,为了虚荣和物质,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

由李聆聪执导,胡涂编剧,黄璐、谢钢、钱波、李恒、李滨主演的电影《血十三》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讲述了黄璐饰演的刑警邢敏与谢钢饰演的刑警老周联手,与狡猾凶残的连环杀人犯展开一场智慧、信念、耐力的对决,除了扑朔迷离、紧张惊险的类型片体验,而在这条正邪斗法的主线这外,也深度展现了一群在黑暗角落失去生命的卖淫女,对边缘群体进行了一次全景的扫描。

影片从一开始,就通过两位刑警对卖淫女的不同态度,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两种不一样的价值观,例如嫉恶如仇的邢敏,当得知第一位受害者的隐藏身份后,内心曾一度产生抵触,身为警察,甚至想甩手不理,她当然深知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保护,可是基于成长经历的影响,她还是不免带着偏见。老周则始终坚持不怠,哪怕是面对一条细微的线索,也投入全部的精力去侦破,他对卖淫女被杀案为何如此执着,到后边神秘盒子中掉出头骨,才解开答案。

邢敏在后来的观念转变,则是影片所要探讨的人性主题,卖淫女一再被杀害,凶手可以逍遥法外,除了因为对方拥有精细的犯罪手法和反侦察能力,全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冷漠和忽视,也是间接助长了犯罪的气馅,当我们看到路边站着穿紧衣短裙抹着红唇挂着媚笑的女士,可能下意识的选择性忽略,每当她们遇到危险或遭遇不测,很多人都不是选择加以关注和保护,反而在背后指指点点。本片中的凶手正是把这份冷酷与残忍扭曲到极致,在世人有意无意的纵容之下,变得丧心病狂,接连杀害12位红衣女。

杀人的不止是凶手,还有社会对边缘群体的漠视,《血十三》凭着犀利的情节直击人性痛点,以大量富有现实质感的镜头语言,去拷问每一个角色的良知和底线,搜刮卖淫女血汗钱的年轻人,与卖淫女保持不洁关系的领导,他们并没有直接杀人,够不上法律的制裁,可是他们的行为,却是当下都市的精神毒瘤,不得以切除和根治的话,只会引导出更加可怕的境地。

痛点不可避免,但光明同样无处不在,就像刑警老周,何尝不是光明的使者,而邢敏也在查案的过程中,对生命与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对老周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后在午夜街头穿上红裙,心甘情愿以生命为诱饵去钓出凶手,那一刻的寓意是她与受害者真正的站在了同一阵线,去真正的体验对方的处境,置安危于不顾,才能彰显正义的存在。

近几年涌现出了多部优秀的犯罪类型片,能够玩转类型元素,营造惊险刺激者居多,能够切中现实直击观众内心的作品很少,案件其实只是一个载体,每一个案件的背后,其实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群体甚至多个群体的现实缩影,只有深入的去了解这背后的人与故事,才能读懂每一个案例给现实提出的警示,汲取其中血淋淋的教训。随着《血十三》这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性交锋,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对边缘多投入一点关注,让尘世少一点血腥与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