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院毕业展抢鲜看:「纤云弄巧」——纤维艺术系毕业创作揭秘

纤维艺术,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挂艺术

在一次次重复的编织中

在一次次挑拨线绳的过程中

手指与纤维的触碰

在缓慢而看似无趣的重复中

织造

生出

纤维艺术至今由壁挂发展出了无数的可能。基础的技法除了传统壁挂编织,还有毛毡、盘绕、钩针棒针编织等技法。然而纤维艺术不止于此,其所涵盖的范围,在今天依然被讨论。随着艺术发展的历程,纤维艺术更开始回归「纤维」本身。

纤维艺术,不论是纺织品,还是壁挂,在其诞生之初都源于我们的生活,也许是衣服,也许是游牧民族抵御寒冷的挂毯。有人称织物为「第二层皮肤」。如今,纤维艺术更多地探讨「纤维」与我们本身与我们个人的联系,与我们居住的空间,甚至与我们栖居的身体的关系。

纤维艺术系,属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原雕塑系第五工作室以及壁画系一部分老师和同学组成。虽然纤维艺术在西方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在中国美术学院,它仍是个年轻的专业,有无限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

今年毕业的18届纤维艺术系毕业班共有18位同学,以「纤云弄巧」为主题,结合每人在纤维艺术系三年来的情感表达欲望,运用每个人独特的创作语言,来完成大学四年最后一次属于自己的创作。

纤维艺术系的学长学姐(主要是学姐)们从寒假就开始认真考虑和设计了自己的毕业作品,准备了多个方案,然后结合导师的意见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一个最合心意的,付诸实践。

学姐厚厚的一本创作笔记

方案确定了以后,就是小稿的制作。今年纤维艺术系的毕业作品陈列将会在象山校区10号楼进行。展览空间的开阔,为作品的尺寸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今年纤维艺术系的许多毕业作品,在尺寸上就要比去年的作品更大一些。所以许多作品的制作都需要先制作小稿,以参考作品效果。

是不是已经很有作品感了呢?

不要着急,这只是小稿哦。

猜猜看白色的突起物是什么材质的?

由于「纤维」一次容易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纤纤少女」的印象,常常会有人觉得纤维艺术不过是编编织织,虽然花费的时间长工程量大,却不像传统雕塑需要重体力劳动。然而,实际上纤维艺术系不改雕公院传统,依然是个有许多大工程、需要许多大体力劳动的专业。

(上图为稿图)

这件作品以「洛书河图」和山海经中的地图为灵感创作,表达了中国古人对待天地空间的理解。

作品中间的部分由羊毛毡组成,而周围的黑色部分是学姐自己制作的纸浆,染色后附着在铁丝网上。无论是铁框的制作,还是纸浆的制作,还是羊毛毡的制作,还有其他的我们所不了解的细节,其实都比想象中要花费更多的汗水,更多的心血。

制作过程

而多数的纤维艺术作品,由于工艺所需要耗费的手工劳动多,又常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制作。而这种工艺又通常是重复的,单调的,变化较小的。制作纤维艺术作品,常常需要足够的耐心。这一次次重复的动作中,又会赋予纤维艺术更深的一层含义。

这位纤维系罕见的学长,所创作的作品就跟与纤维一体而生的「重复性」有关系。他利用藤编的方式做了一个巨大的圆形。他介绍说,希望以自己的编织动作作为一个坐标,利用重复的动作来思考对时间的定义。每完成一个动作,就如同标记了一段时间,或是一个时刻。而圆的形式,又表达了时间的循环往复,不可定义。最终表达一种虚无的境界。

教室创作环境

位于象山校区5号楼三楼的教室里,此刻,纤维艺术系的毕业生们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本科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作品。

埋首工作的毕业生们

看起来理所当然的背后,往往是难以觉察的心力交瘁。

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往往是无数日夜煎熬的堆砌。

毕业作品,凝结了个人大学四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积累。5月25日毕业展开幕,希望大家届时前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0号楼观看纤维艺术系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展——「纤云弄巧」

,欣赏纤维人厚积薄发的绚烂。

纤维艺术系毕业班部分同学和老师合影

图文|尹思桐

部分图片来源|纤维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