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老干妈,13岁当学徒,18岁当副厂长,她靠一盒药年营收8亿

她13岁就出来打工,只用了5年就从学徒一路做到副厂长,到了33岁更是成为厂长,后来带领糖果厂转型为制药厂,并发展成行业龙头,年销售量达8亿多。她的坚持成就了她堪比老干妈的人生,她就是金嗓子创始人江佩珍。

金嗓子当家人江佩珍

其实对于谁是金嗓子的当家人,很多人都有所误解,以为金嗓子包装盒上的老先生就是金嗓子的当家人,其实带领金嗓子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是江佩珍。

因母亲早逝无钱上学,13岁的江佩珍去到广西柳州市糖果二厂当学徒。小小年纪的她异常勤奋,常常主动加班。之后,她从生产标兵到组长、青年班长、车间主任……到了18岁那年,她在全场员工的推荐下成了副厂长。

当上副厂长的江佩珍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以后的10年时间里,江佩珍先后自学完初中、高中和中专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函授大专文凭。

1979年2月,江佩珍升为厂长。但是当时的糖果二厂是属于亏损状态,可以说接近倒闭了。江佩珍力挽狂澜,做出三大改革,到1988年,到1988年,糖果二厂转亏为盈,年产量已经突破2万吨,员工接近1000人,产值达到9700万,10项指标位列全国同行第一。

但市场风云变幻,由于糖果竞争压力增大、原材料上涨以及人们的对于健康意识的加强,糖果二厂销售陡然下滑。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到工厂考察,了解到王佩珍的困境时,指出走高科技产品的道路,跟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对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江佩珍。于是,她带着厂里的全部积蓄——7万元,跑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寻宝”。江佩珍的真诚打动了华东师范大学王耀发教授,他决定与江佩珍合作,把自己在医学方面的研究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她。

2个月后,王教授研制的专治慢性咽喉炎的润喉糖问世。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王耀发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但他没要一分钱。后来公司转制,王教授也不要股份,更没要钱,并签下委托书,保证后代也不会对知识产权有要求。江佩珍深受感动,她决定把王教授头像印在包装上,让大家都知道王教授是他们的恩人,他们尊重知识,永不忘恩。

1994年底,广西金嗓子制药厂正式成立。1998年底,公司产值逼近2个亿,成为广西企业50强,全国制药企业100强。

2003年,江佩珍开始主打国际市场,于是她找到罗纳尔多来代言。从此,罗纳尔多拿着金嗓子喉宝在央视傻傻笑了4年,每天吆喝“好嗓子,用金嗓子喉宝。广西金嗓子!”金嗓子也走出国们,在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畅销起来。

2007年,金嗓子又敲定巴西足球巨星卡卡代言金嗓子。此后,江佩珍式营销再次袭来,卡卡手拿金嗓子喉宝又在央视喊了7年,“保护嗓子,请使用金嗓子喉片”传遍了大江南北。

卡卡

2012年,公司营收接近6个亿,金嗓子喉片的销售额占公司营收的90%。2年后,金嗓子产值超过8亿元,创造了连续20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

2015年7月15日,金嗓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60亿。当时,江佩珍以马踏飞燕的姿势霸气敲钟,震撼全场。

如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市场风雨,金嗓子已从一个糖果厂蜕变为上市的先进企业,稳占喉糖行业的霸主地位。但集团和员工并未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坚持“解决用户嗓子不舒服难题”的企业定位,致力于研发具有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作用的产品,让国内外用户都能将“嗓子不舒服,来颗金嗓子”作为习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