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可可西里,究竟有何惊世之美?

自由奔驰的野驴群

敢与汽车较力的野牦牛

滋养中国几条大河的冰川

宝贵的砂金矿、高原精灵藏羚羊

在恶劣环境中绽放艳丽花朵的高原植物……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素有“人类禁区”之称。

境内雪山冰川林立,沼泽湖泊纵横,湿地草甸相间,是藏羚羊、藏野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4分钟申遗视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技术评估报告这样评价可可西里:

这片严酷的荒野一望无垠,美景令人赞叹不已,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态系统却在不停地变化。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支撑着藏羚羊不受干扰的迁徙。

1997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这里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

如今,该区域的藏羚羊数量已恢复到6万只,藏野驴数量接近2万只,野牦牛在6000只以上,藏原羚超过3000只。

可可西里申报区总面积共600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70万公顷,外围缓冲区面积230万公顷。

申遗成功后,保护区的管理将遵守国际相关条约,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可可西里申遗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会让世界更加了解可可西里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保护力量,有助于将其加快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品牌。

有多少神奇的景观,让全世界关注;有多少可爱的精灵,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可可西里,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

从今天起,她多了一个名字——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可可西里,

贯穿着一种壮阔的无言之美,

那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叹!

唐古拉山口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口

沱沱河

卓乃湖

玉珠峰

玉虚峰

△摄影/王博

白象山

星空下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科考队的营地

布喀达坂峰和太阳湖

察尔汗盐湖

可可西里的地貌

△图/中国国家地理

可可西里一角

△图/中国国家地理

可可西里的精灵

可可西里的植物

△图/中国国家地理

最佳季节:7-9月最佳, 由于海拔在4600米以上,温度低,大风多。 夏季的气温较高,夜间常有降雨,气候比较湿润,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春天风沙大,相比之下,秋天最好,但是时间较短。

湖南及全球各地小众旅行地/自驾车露营地/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