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公寓和辦公:空間之戰 是你死我活還是忘情擁抱?

隨著空間經濟業態升級,酒店、公寓和辦公在交匯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雖然業態所有不同,但彼此之間既是競爭關係,也是合作關係。如家牽手優客工場,我們可以發現酒店大堂、餐飲區域正悄悄變身為商務空間,納什空間聯手自如,創業者在舒適辦公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居住,未來這三種業態,會有哪些跨界協同?針對同一棟物業,又會如何競爭?公寓、酒店、辦公,商業資產的價值窪地在哪裡?空間經濟經濟是何走向?這一長串的問題,都亟待我們找出答案。

基於品牌生態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戰略意義,2018年6月21日,由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邁點研究院(MTA)、旅遊大住宿門戶邁點網聯合舉辦的“2018年度MBI旅遊住宿業高峰論壇”在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拉開帷幕,金陵酒店管理公司總裁陳雪明、全球酒店資產經理人協會中國分會秘書長陳恆、新派公寓創始人王戈宏、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洋、優客工場首席戰略官張鵬共同對話空間經濟的競爭與協同,邁點網副總裁、眾數信息總裁丁曉宇擔任本次圓桌的主持。

伴隨著政策利好,多主體紛紛進軍住房租賃市場。截至目前,房企、房地產中介、專業租賃機構、連鎖酒店、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均已涉足住宅租賃市場。火熱的市場下是運營者破局與掙扎,物業要搶,資金要找,利潤要掙,品牌運營商亟需解決的,原比想象中的要多。

1 難做生意才是好生意,

你願意做什麼生意?

What kind of business are you willing to do

▲ 新派公寓創始人王戈宏

做長租公寓傻不傻?面對這個大膽的問題,新派公寓創始人王戈宏很坦白。“做長租公寓當然傻,然而有兩點需要說明為什麼傻是好事,第一,傻代表著別人沒有做過,而你做了,說明你在創新,第二,別人看不懂這個行業,所以認為做公寓很傻,很榮幸,我們在做一個看起來很傻的行業,這個是挺難的。”

創業的艱辛,不會因為這個行業正處在風口上而減少半分。“如果能夠讓我再選擇,我會給兩個建議,一是堅決不要在中國做長租公寓,太辛苦!二是繼續做個行業,一定要走出新的模式。潘石屹前陣子說做長租公寓是瞎掰,不掙錢,共享辦公就不一樣,公寓大佬說公寓才是剛需,共享辦公是瞎掰,酒店這邊,各種IP,各種概念,被資本追逐,這三方暗地裡各自都在玩命的幹,但做的都是空間的生意。中國的房地產正在轉型,空間革命已經到來。”

房地產行業步入存量時代,有大量的資產需要重新被盤活,人們對居住消費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人群越來越年輕,空間生意得到了釋放。王戈宏認為,空間生意也分為兩類。“一是消費品,不是長租公寓,不是辦公,也不是酒店,而是一個有品牌定價權的消費品。二,空間生意也是金融生意,將這兩類生意結合在一起,產業才能掙錢。”

有了金融,品牌才能成為槓桿,撬動更大的利潤。

▲ 金陵酒店管理公司總裁陳雪明

“只有你承認做公寓傻,說明你其實不傻,如果99%的人都認為傻,那就是真傻。”接王戈宏的話,金陵酒店管理公司總裁陳雪明表示十分看好公寓這個行業。“過去大家把房子當成命根子,現在年輕人不這麼想,他們只需要住得自在,公寓和酒店有點像,都是在一個小的空間裡給消費者提供服務。

長租公寓對服務的要求,不能的簡單以裝修標準來衡量,更多的是功能上的定位。為什麼不可以把酒店的一些綜合性的服務,或者說將更好的一些產品帶到公寓,讓長租公寓‘酒店化’呢?酒店是讓下塌的客人能夠擺脫家務的繁瑣,從這個角度看,酒店和長租公寓是一個互相融合的行業。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酒店和共享辦公甚至都不是競爭關係,如果你投資一個產業,把三者結合起來,可能就是一個互補的商業機會。”

正是看到了三種業態的共同點,2018年度MBI旅遊住宿業高峰論壇把這三種業態的代表請到了舞臺上,各抒己見,探討行業的未來。

對於什麼樣的生意才是好生意,陳雪明坦言道:“中國的市場足夠大,什麼行業都能賺錢,不管你做什麼,只要你把這個行業做得完整,做到位,就有錢賺。中國的細分客戶需求夠多,長租公寓,我認為生意一定好做,但前提是,等到大家都去做的時候,你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全球酒店資產經理人協會中國分會秘書長陳恆

全球酒店資產經理人協會中國分會秘書長陳恆表示:“不管是已經存在的酒店、公寓、還是辦公空間,這三者都是非常協同的。現在的80後、90後,房子對他們來說沒有這麼重要,父母留的房子他們不一定想住,綜合性的業態能滿足90後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把原來在上班路上的時間縮減,我認為非常有潛力。

從業主的投資回報率來看,不同的品牌和產品有不同的定位,新派公寓權益型類REITs的成功推出,是很好的一個方向。企業在紐約收購酒店改造成公寓,也能馬上回籠基金,根據城市和人群看產業,公寓和酒店沒有絕對的競爭,只有資產投資回報能力的不同。”

2 一棟物業多家競爭,如何抉擇?

There's a lot of competition for one property

“我們2011年開始做長租公寓,那時中國市場還沒有什麼品牌,更沒有青年公寓,國際品牌服務式公寓比較出名的雅詩閣,在這個空缺的市場,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青年消費者消費不起高端的酒店式公寓,又不想住合租房,他們需要被認同,找到自己的同類人,有社交的需求,YOU+應運而生。”

▲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洋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洋指出,在居住空間中,空間和時空同時存在,同樣重要。“一個人在房間裡待1個小時和10個小時的價值完全不同,YOU+比較在乎人群在客廳裡的時間,房租可以做得很低,但只要他願意把時間花在這裡,其他的消費也會同比例的留在這裡。”

在劉洋看來,長租公寓不同的品牌是上下游關係而非競爭關係,他解釋道:“從合租房裡出來的消費人群會找小戶型公寓,收入提高再選擇更高端的公寓,收入提高,對房間的要求會更高,對泛社交的需求會減弱,他們需要更精準的社交。所以在整個公寓業態裡,不同定位不同價位的品牌是互補的關係。”

“競合關係更多的是面對投資人和業主。”邁點網副總裁、眾數信息總裁丁曉宇表示。

“一棟樓,做酒店賺錢,做公寓也賺錢,公寓運營成本比酒店低得多,青年公寓在共享住宿空間領域處於比較底層的位置,所以我經常說,酒店不要的物業,我可以要,因為酒店他們對位置的要求比我們更嚴格。”劉洋對於丁曉宇拋出的問題做了補充。

“劉洋的競爭者是政府,我們和YOU+之間是沒有競爭的,長租公寓每相差1000元,就會有一個產品。”王戈宏同意劉洋的觀點,並指出,長租公寓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同業態對資產的競爭。

“酒店的需求以天計算,公寓的需求以月和年計算,所以公寓和酒店沒有非常直接的競爭關係。誰能給資產創造現金流,誰就更適合改造這個資產。”高星級酒店面臨過剩,然而依然有業主願意投入資金,原因何在?陳雪明給出了他的解釋。

“業主經常問,為什麼大的集團都在投高星級酒店,比如蘭博基尼、寶格麗,輕資產酒店管理方肯定是很歡迎的,個人理解,富餘的錢都需要物化,沒有物化的貨幣只是數字,資產最終都會資產化,二房東和三房東資產不升級,收的只是資產的盈利價值,而不是資產本身的價值,投高星級酒店就不一樣,資產升值很快,業主投入3、4個億,做高星級酒店,品牌接管,建成以後,銀行抵押貸款,一評估,3個億變成6個億,打個折,等於3個億多出來6千萬,有了這個資產,他的現金流沒有影響,這就是個人品牌和知名品牌的不同之處。

投資高端酒店,一來可以享受消費,二來臉上有光,第三這是個人的資產,從這幾個角度看,大家都愛高端酒店,公寓和酒店客群不一樣,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財力,小老闆願意投公寓,大老闆願意投高端酒店,管理公司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資產,通過品牌和服務,通過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讓資產不斷增值。”

“下面一個階段,我們不光要將目光聚焦在產業上的消費者,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投資人帶來商業價值。”丁曉宇補充道。

3

共享辦公、公寓和酒店真能互補嗎?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2015年,“創業”、“創客”成為經濟熱詞,2015年也被行業形容為共享辦公空間元年,誕生了大批的品牌,兩年過去,有的品牌已經成長為巨獸,有的卻止步於前,而初顯獨角獸潛質的少數幾家,也難逃盈利模式和回報週期的難題。

“從2015年到現在,共享辦公也就跑了三年半的時間,有人說共享辦公室二房東,我也承認,這並不丟人。”優客工場首席戰略官張鵬坦言道:“二房東是人際關係的衍生,挖掘企業的大數據。優客工場到現在有將近9000家各種類型的新經濟公司,數量龐大,需求繁多,怎麼挖掘他們的價值,是我們更關注的,人與人之間,公司跟公司之間,怎麼促成交易,促進交流,包括怎麼做線上的社交,基於二房東的業務是我們的基礎,平臺之上,我們會想營收方向,廣告收入、社群收入等做各種各樣的探索,行業發展三年多的時間,很難想象大家能總結出各種商業模式。有什麼行業能在三年內做出非常好的盈利呢?沒有。”

對於共享辦公的盈利模式,張鵬表示,主要有兩塊。“一個是給入駐的企業充足的能動性,我們叫會員收入,只有給會員充足的能動性,才有可能把他們留在你的平臺裡。二是做到小而美,比如在北京做一個二次元空間,把這些資本和媒體公司聚集在一起,力求小而美。”

共享辦公和公寓及酒店,是什麼樣的競合關係?張鵬認為,部分的消費人群雖然是雷同的,但大家的需求不一樣,“需求是可以互補的,我們不可能再做一家酒店,但我們能向酒店業學習如何做好基礎的服務,在服務的方向上達成互補性的合作,比如,如家酒店大堂空間會有一些浪費,我們的客群可以提高酒店大堂的利用率,形成客群的關聯性和黏性,而我們的另一個品牌共享際,則是公寓和辦公的結合。”

“酒店服務其實是一個標準化的東西,可以產生價值,賦能於長租公寓和共享辦公。共享辦公和長租公寓形成了獨特的服務品牌和運作方式,也是難以跨越的,無形的品牌邊界。”丁曉宇補充道。

4 從競爭到協同

酒店、公寓、辦公終將殊途同歸

From competition to synergy

“人是群居動物,不管是聚集在沙漠,還是聚集在高山,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價值,對於人群,品牌的選擇也有所區分,進而對樓宇的選擇就有不同,可能街上的物業適合做酒店,酒店後面的物業適合做辦公,旁邊的樓可以做新派,巷子裡的樓適合做YOU+,可能巷子裡的物業其他業態做不了,位置不是很好,但做青年公寓就合適,把樓的價值做到跟第一排的價值拉平,這就是品牌對資產的賦能。”

對於競合關係, 劉洋認為,擁抱、協同、打通上下游,同行業聯手,會是未來的趨勢。對此陳恆表示贊同:“酒店、公寓和辦公聯合,肯定是未來的大趨勢,未來空間肯定是複合性的,跨界的狀態。”

“不管是行業玩家,還是新的用戶,大家的心態其實都是很開放的,辦公掌握的是白天早上9點到晚上8點的時間,晚上8點後的延伸價值,則需要其他業態互補,我們客群沒有本質差異。”張鵬補充道。

陳雪明進一步指出:“核心問題是品牌的匹配和消費群體的置換,YOU+旁邊也許是漢庭,也許是7天,也許是共享辦公。品牌互補當中也必須有相匹配的品牌。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消費水平差不多的人群,消費時間和消費興趣也相似,品牌協同把這群人聚在一起,就能產生品牌的聯動。”

而在王戈宏看來,單純的聯動還遠遠不夠,行業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國內很多商業綜合體都失敗了,不是物業不好,不是模式不好,而是消費者變了。做商業綜合體最成功的是嘉裡,聯動的東西有幾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要標籤化,另一個則是態度一致,奔馳、寶馬做跨界,他們的消費人群會接受這個品牌在其他業態上的態度複製。

做任何生意,我的理解最終都會歸為兩件事,錢的生意,牌子的生意。做生意要有耐心,我們都很著急,投資人著急,運營者著急,消費者著急,一著急,什麼都變味了,其實不掙錢才對,難才對,任何簡單的東西都是不應該去碰的,越簡單越多人碰,越多人碰就越難做,我們覺得酒店難做,共享辦公相對好做,公寓非常難做,個人認為,還是需要點耐心,做出品牌的標籤,尊重態度和消費,和資產業主溝通,任何的跨界和聯合,都是新形勢的轉換。

很多開發商跟我們談合作,談完之後說,你們的產品不就是精裝修嗎?你們的軟件和服務好,不就是物業管理好嗎?四季酒店和香格里拉也是精裝修。我們公寓,第一是消費品,做出消費者品牌,第二我們是資產管理者和保護者,我們讓資產保值,讓資產增值,資產價值概念才是未來所有業態關注的。讓資產增值,實現消費者體驗價值,生意歸根結底都是大同的,只是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形態,核心就是為資產服務,為消費者服務。”

歸根結底,酒店、公寓和辦公看似不同,實則相同,打破了空間,空間就沒有了壁壘,經營有界,但思維無界,所有的產業協同和跨界合作,都是為了提供更高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掙脫枷鎖,或許空間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遐想,而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的從業者們正以不同的姿態和不同的速度,跑向難以預測卻充滿陽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