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今日清明,缅怀先贤,不忘来路

【导语】:

今日清明,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晴朗,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本只是一个节气,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最后成型为外出踏春、祭祀先祖的节日。

在这个宜祭祀、宜缅怀的节气,让我们来聊聊他们的故事。

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

说近代中医,就不得不说这位“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张锡纯。

张锡纯于晚清时期生于河北盐山,当时科举仍然盛行。张锡纯作为有理想的青年,自然是要去考科举的。然有理想是一回事,考了两回皆落榜又是另一回事。于是他回到家中,遵父亲嘱咐开始学起了中医。当时也还未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临证行医,于是张锡纯边习中医边临证。

但你要认为张锡纯只会中医,那就错了。中医学着学着,晚清就到了废除旧学之时。于是张锡纯开始学起了西学。西医、数学,什么西学他都懂那么一点儿。于是在当时还没什么人掌握西学的时候,他就被聘为了当地的数学老师。变成主业行医,副业数学老师。

张锡纯在民国时期的中医学界可谓是泰斗级人物,至今也仍在许多名老中医的习医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张锡纯可谓是最早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的一位近代医家了。

他虽然学习中医出身,但他并不排斥西医,他认为中西医是应该汇通的,中医可以很好的包容西医,而西医的用药也可以像中医一样,分为四气五味归经。

中医革新先驱者——施今墨

生于1881年的施今墨,因为母亲多病,从小就立志行医。13岁时便跟随舅父安阳名医李可亭习医,20岁已熟读中医理论,独立行医。

1929年,“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障碍草案”提出之时,消息一传出,举国大哗——千年中医岌岌可危。

正是施今墨奔走南北,团结同业,成立中医工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力挽中医被废除之狂澜。

当时正值汪精卫主持行政院,其岳母适患痢疾,遍请西医未见奏效,危在旦夕。无奈之下,根据他人建议,汪精卫就请施令墨试诊。施今墨凭脉诊断病情,每言必中,令汪精卫岳母心悦诚服。并为她开据处方,嘱“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后据此处方仅服药数剂,病即痊愈。

汪精卫由此信服了中医之神验。并给施今墨题“美意延年”字匾相送。由此也撤消了取消中医的议案,并批准在南京设立了中央国立中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1930年杨虎城将军患病西安,施今墨又出诊千里,药到病除,载誉而归。从此其名声更加大震。

但施今墨并不止于此,“废止旧医案”让施今墨认识到了中医仅靠传统师徒相授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只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方式,兴学育人,才是振兴中医的根本。

施今墨热爱祖国医学,但他不讳中医之短,不嫉西医之长,大力提倡革新中医。为近现代中医发展添上浓厚的笔墨。

漫长的中医发展史,还有许多为了祖国医学发展前仆后继的泰斗级人物。代代倍有能人出,他们或在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或为中医教育和发展的革新做出了贡献。这里仅选出了两位近代较有代表性的老先生。

今天这样一个缅怀的日子,缅怀先贤,他们留下的,是祖国医学宝贵的财富。而后人,当不忘来路,亦不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