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访惠聚”驻村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根本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 (新梅)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18年以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鼓足干劲再出发,全州466个驻村工作队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努力开创“访惠聚”驻村工作新局面,为推进自治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工作队成了居民的“健康管家”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 (姚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发热、头痛和呕吐等症状……”6月11日,在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社区的升国旗仪式上,两名医护人员的宣讲引起了辖区居民的关注。

周萍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接下来,工作队还会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自身健康,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工作队成立打馕合作社助村民增收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 (薛云少) 6月10日,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经营着一家商店的早日古丽·尼亚孜早早地来到了该县曲惠镇老城村金橡树打馕合作社,等着购买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馕。“合作社里打馕的人多、馕的种类也多,最重要的是好吃,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早日古丽说。

早日古丽所说的金橡树打馕合作社是由和硕县人民法院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扶持成立的。合作社里共有6名村民,其中3名是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当日,正是该合作社成立一个月以来,给社员们发放工资的日子。合作社负责人艾合买提·尼亚孜和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王海强都来了。

合作社53岁的社员再同古丽·依明拿到3500元的工资后说:“我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干体力活,我在家里带孩子、照顾老人出不去,家里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今年4月初,工作队的干部鼓励我成立一个打馕合作社,让我当带头人,带着其他妇女一起干,就近务工增加经济收入。”

合作社成员帕力古丽·艾合买提虽然不是贫困户,但她是打馕的能手,尤其打出的花生馕和小油馕非常好吃。她说:“加入合作社后,我每月的收入增加了3500元,再加上家里的土地流转费和养羊的收入,日子就越过越好了。我要把打馕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同村妇女,让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艾合买提说:“现在再同古丽的带动下,又有几名妇女想加入打馕合作社。我们为了保证馕的销售,除个别商户预定的外,我们还在县城周边设立了两个销售点,目前每天销量约为300个馕。”

王海强说,近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通过大力宣传,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后,积极外出务工或发展庭院经济来增收致富。今后,工作队将和村“两委”通过发展畜牧、林果、食品加工等途径,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和静:300亩核桃树为壮大集体经济奠基础

6月12日,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和静县哈尔莫敦镇觉伦图尔根村后山的核桃基地除草。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 (唐玉 荣全柱 刘丹) “看,这就是我们觉伦图尔根村生长在戈壁荒摊上的绿色希望。”6月12日,笔者跟随和静县财政局驻哈尔莫敦镇觉伦图尔根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来到300亩核桃基地,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晓敬一边在地里劳作,一边自豪地说。

在觉伦图尔根村后山的戈壁荒地里,笔者看到,队员们和村干部在核桃地里除草,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一年多的精心管护下,一株株核桃树苗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95%,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已绿意初现。

据了解,觉伦图尔根村300亩核桃基地是2015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于2016年完成戈壁荒地平整及地面管网铺设工作,2017年4月,工作队及村“两委”在300亩的戈壁荒地按每亩地45株的标准,栽种了约1.35万株核桃树苗,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注入新的活力。

和静县财政局驻哈尔莫敦镇觉伦图尔根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生军说:“核桃有了收成后,这300亩核桃地将以承包的方式对外经营,这样村集体每年有相应的收入,还可以吸纳有技术的农民来基地参与田间管理。未来,这里将是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宝地。”

和静县哈尔莫敦镇觉伦图尔根村党支部副书记鲁新志说:“300亩核桃基地的建设,既美化了环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成为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惠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