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超越咒怨的《薔薇與紅蓮》色彩豔麗卻更詭異冰涼

文章編寫丨恐小仙

圖片來源丨網絡

記憶中的恐怖片,伴著幽暗晦澀的燈光、刻意營造的恐怖氣氛和鋪天蓋地的血腥鏡頭,如同被陽光暴曬的屍體,猙獰地恐嚇著靠近的人群,倒不如美麗軀殼包裹下的危機四伏。

導演金知雲曾經說過,他喜歡英國畫家米勒畫中的傷感、美麗而恐怖的感覺。而這部票房超越《咒怨》的《薔薇與紅蓮》,雖然披著精緻畫面和紛繁圖案的外衣,那暗戳戳的冷仍能遍佈四肢百骸。恰巧印證了這點。

女人片總是好看的。

繼母和子女的交惡,在韓國文化中的約定俗成,絕不亞於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後媽“歹毒之說。

影片的主要矛盾就是來自於繼母以及秀薇(林秀晶飾)秀蓮(文根英飾)這對姐妹來圍繞,相比較而言沉默寡言的父親和病重的母親則成為故事的催化劑。

衣櫃裡相同的衣服。

半夜在父親臥房買弄風情的繼母。

深夜,父親獨自睡在客廳。

舅舅舅媽來訪,聽繼母大談童年趣事,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三人同一天到來的月經。

繼母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妹妹。

姐姐一次次控訴繼母。

到父親忍無可忍的爆發。

在母親上吊死的那天清晨,隨著衣櫃的倒下,和母親一起離開了那個天堂。

而惡毒的繼母也只不過,只不過是幻象。

深愛著妹妹的姐姐,受不了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

妹妹、繼母不過是精神分裂出來的幻象。

三人同來的月經只是姐姐一個人。

繼母的那隻雀兒不是妹妹,而是自己殺死的。

半夜在父親臥房賣弄風情的是姐姐。

在餐桌上大談童年趣事的也是姐姐,因為姐姐並不知道繼母童年的事情,一切都只是姐姐的杜撰,所以舅舅舅媽才一臉迷惑。

半夜出現在房間的鬼,是母親。

水池下的鬼,是妹妹。

而在父親眼中從始至終看到的都是姐姐一個人,所以對於姐姐的歇斯底里才會痛心疾首,因為那代表姐姐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對妹妹的愧疚和對繼母的恨。

姐姐永遠也忘不掉,那個被陽光溫暖的清晨,被芳香包裹的空氣,那個一切被蒙在骨子裡的自己,那個和繼母頂撞的自己,隨著妹妹的去世,被陰霾所取代。

如果時間可以跟鐘錶一樣往回撥,那麼自己也不會終日活在痛苦和自責中。

正如繼母所言,你可能會後悔這一刻。因為自己頂撞繼母,讓繼母對於救妹妹的最後一絲憐憫也無,更對於妹妹被壓在櫃底三緘其口。

真希望,那天早上發生的事,都只是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