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端午摆酒,请薛姨妈不请贾母,难不成……

贾母是婆婆,王夫人是媳妇,小辈作东尤其是有外客的时候是不能请长辈。因为请外客,家里的人出席都算是陪客的人,王夫人一个小辈,客人薛姨妈也是小辈,哪里会有请贾母来陪客的道理。我记得薛姨妈来贾府的时候,贾母也没有出来迎接,是王夫人引见的,接风宴贾母也没有出席,这都是因为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客人,又是小辈的缘故。另外第十一回贾敬生日也有写这个规矩,“贾珍尤氏二人亲自递了茶,因说道:‘老太太原是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日子,原不敢请他老人家,但是这个时候,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着众儿孙热闹热闹,是这个意思。谁知老祖宗又不肯赏脸。’”

好像贾府跟着满清吃饭习俗,只吃早晚饭,然后别的时候饿了就吃点心,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时候吃过早饭又吃了酒,差不多中午时候丫头来请吃点心就说明了这点,所以赏午是非正式的小宴会,一小群人在一起玩罢了,不敢惊动贾母的。印象中整本书都没有提到过贾府吃中饭的文字。

贾母很不喜欢那种拘束的宴请,五十四回最后提到“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回来。此日便是薛姨妈家请吃年酒。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便是单大良家,二十二日便是吴新登家。这几家,贾母也有去的,也有不去的,也有高兴直待众人散了方回的,也有兴尽半日一时就来的。凡诸亲友来请或来赴席的,贾母一概怕拘束不会,自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三人料理。连宝玉只除王子腾家去了,余者亦皆不会,只说贾母留下解闷。所以倒是家下人家来请,贾母可以自便之处,方高兴去逛逛。”王夫人肯定也知道,所以就算是投其所好也不敢去请的。

我觉得王夫人的礼节孝顺至少表面上做得很好,贾母挑不出错,不可能对她像邢夫人逼嫁鸳鸯时说那么难听那么重的话,贾母心里当然知道这个小媳妇其实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在宝玉的婚事上两人意见相左的厉害,心里是不满的,所以才会趁着鸳鸯事件对王夫人说那么一段话,敲打敲打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