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的神劇,連劇名都自帶騷氣!

今天這部劇極其特殊

它是有史以來,跨性別演員最多的劇集

同時也是LGBT演員最多的劇集

甚至除演員外

導演、編劇都是LGBT群體

劇名都相當騷氣

屬於幼兒園畢業都能張口就來的英語——

《姿態》|2018

Pose

LGBT就是女同性戀Lesbians、男同性戀Gays、雙性戀Bisexuals、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簡稱。

看到這些標籤,很多人會誤認為

這是一部地下、非主流、小成本的劇

其實不然,雖然在劇中,LGBT演員們本色出演

但誰說這樣的題材就必須灰暗、地下、非主流?

邊緣人題材一樣可以拍的很高級

導演兼編劇的瑞恩·墨菲,美劇界食物鏈頂端的大牛

本身又是一個公開身份的男同

想拍的爛俗都難

瞭解美劇的,不會對他陌生

《整容師》和《歡樂合唱團》都出自墨菲之手

近年來表現不錯的《美國恐怖故事》、《美國犯罪故事》、《宿敵:貝塔和瓊》也是他的創意

另外,作為一部年代戲

服化道還原的出乎意料的精緻

還原起80年代歌舞昇平的紐約

迪斯科,霹靂舞,電子樂,甚至連原聲帶都值五星

1987年的紐約

來自天南海北、身份各異的一群人走到了一起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

那就是不被主流社會接受的“妖魔鬼怪”

男同、女同、跨性別者、少數族裔...

這群“妖魔鬼怪”聚在一起

可沒有進行什麼齷齪的勾當

反而自覺踐行了KTV開場歌曲

風雨的洗禮,我從不怯步

再多的挑戰,我從不認輸...

拒絕黃賭毒,啦 啦 啦 啦 …

這群沒有身份,不被接受的人,聚在一起

定期舉辦主題舞會,比如走秀、鬥舞等等

就像這樣,無奈心酸中,又處處彰顯出希望

明白了吧,這就是姿態

沒有身份認同,我們自己來創造

社會瘋狂抑制我們,我們就盡情張揚

美國歌手科特·柯本遺書的最後一行: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當然,他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遠沒有舞會那樣恣意妄為

人們總會陷入一個怪圈“缺什麼,喊什麼”

他們越是強調自己活得很漂亮,越是歧視的最大受害者

黑人舞蹈男孩達蒙,在向父母坦白男同身份後

隨之而來的是毒打責罵後的掃地出門

多麼可怕,LGBT人群正視自己

意味著被社會所隔離

即便是你的父母都無法包容

何況是充滿惡意的社會

也有貌似很寬容的人

但他們卻是典型的“口嫌體正直”

嘴上說不歧視、很理解,但還是會禮貌拒你千里之外

甚至你以為你遇到了愛情,接吻後

對方卻是瘋狂的刷牙

很明顯,在你告訴社會你不一樣時

它就會把你把你邊緣化、極端化

封閉你正常生活的道路

於是迫不得已走進最沒有希望的那條路

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然而,《姿態》中的邊緣人們拒絕這條老路

現實中,貓哥真的無法想象LGBT群體在生活中會遇到多麼大的困難

真心佩服每一個拒絕因此沉淪的“邊緣人”

站在世界的反面,依舊能感受到太陽

振作起來 加倍努力

勝利不在今天,可能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