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盯著下半身拍的電影,不服不行

這幾年的印度片一改大家以往對它“演技浮誇,一言不合載歌載舞”的印象。

為女權平等發聲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反思教育直指階級矛盾的《起跑線》;挑戰宗教習俗封建觀念的《廁所英雄》...

每一部都是口碑票房雙收的爆款。

為了能拍出好作品,這次印度人把鏡頭聚焦到了女性下半身的二三事。

《護墊俠》2018

Padman

美國有超人、蝙蝠俠、蜘蛛俠......但是印度有護墊俠!

——《護墊俠 》

《護墊俠》...你沒有想歪。這個護墊就是你想的那個姨媽巾。

片名聽起來不正經,但它真的不是來搞笑的。

在我們的生活常識裡,月經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禁忌詞。

而在印度,月經被視為洪水猛獸,代表著骯髒和不潔,甚至會帶來厄運。

BBC就曾經報道過落後的農村部落地區裡,印度女孩在經期所經歷的悲慘遭遇。

女孩子來月經時她們不允許接觸家人的飯菜,因為這會使乾淨的飯菜變得“骯髒”;

不能進寺廟,因為這會冒犯偉大的神明。

每個月的那幾天,她們中的很多人甚至會被趕出家門。

母親會將女兒關在又髒又臭的牛棚中,丟給她們一些骯髒的布料,讓她們度過自己的經期。

因為缺少正確的指導,這些布料還會進行不斷地重複利用...

不衛生的處理方式也讓許多女孩遭受嚴重的感染,備受婦科病的困擾。

在2014年,一家衛生棉廠所做的調查顯示:

在印度城市中,有75%來月經的女性因為“經期羞恥”,仍然使用報紙或破布來製作自己的月經布。

這些月經布在使用過後,並沒有合理消毒。

因為羞恥感,她們甚至不敢將洗過的月經布進行晾曬。

可想而知,這樣的做法會對女孩兒們的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潛在傷害。

而商場裡衛生巾高昂的價格,讓大多數的普通家庭都望而卻步。

但也不只是價格的關係,不少印度人從觀念上就認為不值得為此消費。甚至是女性本身。

據統計,只有18%的印度女性能用上護墊。

這個並不是幾十年前的數據,而是最近十幾年的數據。

正因為印度女孩們所遭受的痛苦,印度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呼籲安全經期的活動裡。

希望為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正名,同時,也對衛生巾的正確使用進行推廣。

於是造福所有印度女人的護墊俠(又被親切的稱為大姨夫),閃亮登場!

男主最開始走上“護墊俠”之路的原因很簡單——寵妻。

他天資聰穎,心靈手巧,會搞出各種小發明。

會把習以為常的東西變成不同尋常的新玩意,就為了博妻子一笑。

在保守壓抑的大環境下,妻子在來姨媽時也自覺的睡陽臺。

護墊也只能用男主覺得“擦車都嫌髒”的破布來解決。

疼老婆的男主第一時間敢去商場買了姨媽巾,卻被妻子呵斥敗家。

愛她就給她做最棒的姨媽巾!

於是腦洞大開的男主找來了乾淨的棉花,用紙巾包裹摺疊,DIY愛心衛生巾送給妻子。

但毫無疑問,這個不嚴謹的姨媽巾1.0版本既不殺菌也不防漏,以失敗告終。

不就是一團棉花嗎?

男主重新研究了市面上的各類衛生巾品牌,不斷推出改良版本。

他需要大量用戶來試驗,給出反饋。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印度,女性的經期話題一直是個禁忌,經血被視為“不潔”“羞恥”“詛咒”的洪水猛獸。

誰敢當眾從一個男人手中接過一片衛生巾?

樣本容量不足怎麼辦?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男主決定自己上。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就像那個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Armstrong,

只不過我是全世界第一個穿著衛生巾的男人。”

模擬女性的生理期,足球內膽當子宮,再加上一些防止血液迅速凝固的藥劑。

墊上自制的衛生巾,灌一瓶羊血綁在腰間。

走路、跑步、騎車,走到哪裡就掛到哪裡,就這樣連續做了五天“女人”。

解下“子宮”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輕了,但心裡卻從此多了一份沉重。

“我一輩子也忘不掉五個混亂,骯髒,潮溼的日子。”

他突然明白,對女性來說,一片不起眼的衛生巾,幾乎能決定她們一生的命運。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身邊的母親和姐妹們都能用上便宜又衛生的姨媽巾。

研發過程一波三折。

沒等完美的衛生巾造出來,男主一家子就已經成了全村的笑柄。

他在門口晾曬試驗後血跡斑斑的內衣褲,大家都傳言他感染了可怕的怪病,

要麼就是中了邪,會在晚上變成吸血鬼,喝女孩的血......

他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冷嘲熱諷的對象,

曾經的朋友見了他也都躲著走;連妻子受不了流言紛擾要和他離婚...

在全村的排擠下,為了家人,男主只能無奈避走他鄉。

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要做出真正的好護墊。

最終,他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造出了一臺機器

生產出了價格只有過去10%的護墊。造出了每片售價僅2.5盧比(約0.26人民幣)的護墊。

成為了全印度女人敬仰的“護墊俠”。

不少人覺得這部片子太套路,是一碗成功學毒雞湯。

但其實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

“護墊俠”本尊阿魯納恰拉姆

作為一部帶自傳色彩的電影,很多情節都取材自現實。

阿魯納看到妻子在生理期用破布後,深深的被震驚了。

為了心愛的人,他開始研究廉價衛生巾的製作與生產,立志要做出更便宜、更方便的衛生巾。

跟電影一樣,他也把羊血人造子宮綁在腰上,測試了五天。

不過也遭到了全村人的抵制。

他自嘲“無知者無畏”,設計、畫圖、選材、拼裝,一遍遍調試,一遍遍改良,廢寢忘食。

終於在四年半後成功造出了分解儀器的平價替代版。

大公司為此專程找到了他,勸他申請專利,坐等利潤水漲船高。

但這一切都被阿魯納拒絕了:

“我知道這是發財的一條捷徑,但我不想。

因為從小我就知道沒有人死於貧困,一切都是因為無知。”

為了在全國推廣這項福利,他將機器無償捐贈給貧困地區的互助團體。

每到一個村莊,他手把手教當地婦女們操作機器,普及生理衛生知識;

他還帶著這臺機器四處演講,希望打破人們對女性生理期的禁忌,消除社會輿論的偏見;

2013年,這款機器在印度的26個邦及6個其他國家發放了約1000臺,

每個製造點可以為當地婦女提供3~10個就業崗位,並帶來每月1萬盧比的利淨潤。

一片衛生巾,給印度女性帶來的不僅是衛生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讓她們重拾了生活的尊嚴。

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親自為他頒獎,震動了整個製造界。

他的心願仍和當初一樣簡單純粹:

我不想去辦什麼大企業,我就想讓那些用不起衛生巾的女性都用上合格的衛生巾,全球也一樣。

今年年初,這部由阿魯納的經歷改編的電影《護墊俠》在印度上映。

阿魯納在社交網站上發起了“曬出你和衛生巾的合照”的活動。

他的目標並不僅僅是解決衛生巾技術難題,而是希望在文化層面消除對於於月經的偏見。

印度的名人們拿著衛生巾在社交媒體上拍照

這才是教科書級的真女權,沒有假大空的喊口號,而是著手解決最實際的問題。

影片最後當女人們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衛生巾,這比許多激昂的女權詞語都更能鼓舞人心。

護墊俠非盈利創業故事。

一無所有,只有滿腔柔情的堅持和拼盡一切的孤勇。

俠之大者,勇於承受世俗的偏見,還能為國為民。

護墊俠,他擔得起這樣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