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还有吗?有,人情世故就是江湖

江湖这词大概源于庄子《大宗师》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来,江湖给武侠和黑道占据了。

有一版电影的令狐冲,走到了退隐的一步,平时视若生命的随身宝剑,退隐前夜拿来串串儿烧烤,照样有快意和戏谑。

白衣如雪长剑对月,快意恩仇的日子都过去了,退隐似乎才是自由,并不是我们时常以为的,江湖不拘泥于庙堂的劳什子,江湖自由。

痛饮酒,撕咬兵器上的烤串儿,搂着小师妹,最好年纪的关之琳或者还未老去的刘亦菲那样子就成,江湖如果定格在这一秒那就美妙了。

小马哥周润发的江湖,那是从辉煌挥洒起头,跌落进屈辱悲情,终结于悲壮悲怆,畅销了风衣围巾黑墨镜。

王朔笑话金庸武侠,祭出军人怯战不忘战,文人才瞎起哄架秧子,因为不懂厮杀血腥残酷。

不死两人,不割几个头颅,不扯出灭门的惨案,不勾扯几本秘技的江湖,还真不多见,冷兵器见血不见人事了拂衣去,热兵器杀人快速突突突耍酷。

人到中年,似乎不能再被这样的江湖说服,不管是枪声突突突,还是女主凹凸激凸突突突。

阿城有短篇小说《江湖》,没有刀剑不见血,主角叫孙成久。

“日后,孙成久长成个人,求了个远亲,在大镇上学徒,学的是百货。

因为识字,柜上当个人看,虽然也是凡百杂务,可是出了徒就做了采买。

账上的事,是东家家里的事,采买是店里的第一等大事,你怀里揣的是东家的钱,人家的钱怎么就放心让你揣着呢?

孙成久走南闯北,窑里也去,染坊也进,应酬起来,烟榻上也要吸上两口,酒也得抿上一两二两。

方言土语,黑白两道,天佑不测风云,地有江河沟壑,都要懂,都要会,都得照应到。 ”

孙成久他娘对儿子的期待叫“有的做,有的吃”,怀着这念想,学徒练本事,经事长见识,懂事踏实老实,这似乎很不江湖。

“邻里见孙成久回家,也都来问讯,说孙家老大是见世面的人。

渐渐的婚丧嫁娶也都来请孙成久主一下事,去了,就是很大的面子。

有什么纠纷,有什么牵动,也都来请孙成久出面给说说,老人们说,孙成久江湖上走,知道应对分寸。

孙成久的妹子也嫁得好,婆家有事,也来请孙成久。

妹子先孙成久去世,丧失因为孙成久出了面,办得很像样子,妹子婆家倒是老说对不住媳妇他哥。

孙成久九十多岁了,耳朵还很好,重孙子念台湾香港的武侠小说给祖爷爷听,念多了,重孙常常说要做个江湖上的英雄。

孙成久手也不抖动喝茶,自己盖上茶碗的盖,说,武侠里有个屁的江湖。

早年听人念说《红楼梦》,里面有个凤姐,就是在个王府里,倒是懂江湖的,算得上是个江湖英雄吧。

江湖是什么?江湖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易,更别说什么懂全了。打?那是土匪。”

有意思了,在九十岁的老江湖孙成久看来,王熙凤是懂江湖的英雄,打打杀杀不过就是上不了桌面铤而走险的土匪。

江湖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易,更别说什么懂全了。

朋友老赵同学最近给自己交了一份作业,小成本电影快上线了,却要谈谈这大江湖。

一个人的江湖

老赵也别担心,我扯出阿城大爷的小说来给你解解心宽,

能应对着拍完上映就不易,更不必懂全了江湖才能说江湖。

江湖是人情世故,那我们都在江湖,在江湖里长,在江湖里混饭应对。

《一个人的江湖》里没有四处砍杀和秘技宝典,只是认真的去讲述张小明这个年轻人怀着仗剑闯江湖的梦,

真的仗剑踏进红尘,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有理想有追求,还是仅仅为了有得做有的吃,一头闯进社会。

我们以为世界早已经变得文明,却忘了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就是那些人情世故。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在任何故事里一开头就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的,都没什么好下场,你无法退出人情世故,活着就得应对,江湖没有退出。

人在江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既然躲不过,一切将遭逢,每个人便自当领受就是了。

初出茅庐,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每一段江湖路,都自有方寸心。

《一个人的江湖》里主角张小明一开始并不明白这些,他需要面对一个选择,也必然会面对一场对决,我想对于我们这些看戏的人来说,输赢什么都是次要的,反正灭霸那么牛,搞死那么多超级英雄也是会复活的。

那什么是重要的那?

应对,就是有能力处理自己一亩二分地里的那点江湖事,又不能应对变应付,过了难关,迷失在红尘。

电影《一个人的江湖》即将在2018年6月8日上映,我们每个人的江湖早已都在进行中。

就像李云龙说的,不论输赢,勇于亮剑,就是英雄。

来,诸位江湖儿女,为这没名没姓没着落的年头干一杯,同时也遥祝老赵的《一个人的江湖》得其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