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南川」坚持创新第一动力

南川微发布,资讯快一步!

NEWS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高频词汇,其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5月3日,市委书记陈敏尔来南川调研时,也给我区提出了“坚持创新第一动力”的要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南川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紧要关头,我们必须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彻到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既要看到我区既有创新基础和发展优势,又要清醒认识我们在创新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近年来,我区逐步把创新驱动发展摆上了战略位置,引进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达到131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64个,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件,创新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尽管如此,我区科技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不足仍然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从与先进地区的对比看,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少,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投入不足、氛围不浓,因此,要清醒正视创新发展方面的短板,坚持靠创新发展适应引领新常态并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制造业是南川经济的脊梁、工业振兴的希望,要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将科技元素融入传统产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用现代技术加以改造提升,推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推动传统制造业脱胎换骨,让传统产业迸发集群魅力。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还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优势创新资源往优势产业配置,精准发力,聚焦突破,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要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一批民生科技工程,加强科技成果在民生领域转化应用,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提高群众对创新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要重点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公益性领域,集中力量突破或引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推动社会事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要着力营造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要以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管道,最大限度释放“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科研成果顺畅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源源不断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强化激励,聚焦培养创新的人和促进人的创新,厚植创新文化,推动全区形成讲创新、想创新、学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开创人人皆可创新、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本条内容:南川日报社

目前N多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