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张一山:越平淡的日子,越要沉下心修炼

一、等待是场漫长的修行

张一山最近在《朗读者》上朗诵了一段来自《追风筝的人》的话。

我不知道其他家伙斗风筝是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在人前吹嘘吧,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唯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

我一拉线,就能割断我的痛苦,割断我的渴求。

结果比我预想的要快。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蓝风筝知道自己麻烦来了,它绝望地使出各种花招,试图摆脱险境,但我不会放过它,我稳住位置。

那一刻终于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

然后我高声尖叫,一切都是那么色彩斑斓,那么悦耳动听,一切都那么鲜活,那么美好。

看他投入而专注的表情,我有种感觉,其实张一山朗读的是自己,那风筝就是他的演员梦,蓝风筝就是面临的阻碍。

“我业已忍耐得太久,业已走得太远。我信心十足,我会赢,只是迟早的事情。”这说的仿佛就是张一山的心声。

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凭借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中古灵精怪的角色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但是热潮过去后,淡出银幕的他颇受外界的质疑。

有人说他长残了,有人说他过气了,有人说他泯然众人。

但一山没有沮丧,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不动如山。

他选择淡淡一笑,用自嘲的态度看开这一切,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热爱表演这项事业,所以用四年时间研习电影与专业书籍他始终默默地积攒着能量。

其实很多后来成名的演员,都曾经历过这个蛰伏与磨砺的过程。

他们大多经历过彷徨与无助,大多有过放弃的瞬间。

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心中有爱与执着,有对表演的无限热情,一山和许多人一样挺了过来。

正因为有了这番磨难,他才能表达出很多演员的心声:

我拍每部戏的心态都是一样的,我的目标不在于这部戏拍完后我能不能火,就是在创造的过程中享受这个过程。

现在的一山,是90后演员的演技扛把子。

演过《余罪》里面痞帅的卧底警察余小二,演过《春风十里不如你》里优柔寡断的文青秋水,演过《柒个我》中患有多重人格的财阀三世。

精湛的演技让大量观众路转粉,张一山终于证明了自己。

董卿说得好: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着智慧和耐力,和未来做一场交换。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场考验。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

二、蓄势待发,等待不期而至的陌上花开

《时间的格局》里提到一个故事,主人公潇潇本科毕业后回到甘肃老家的一个国企工作。

日子本来过的不温不火,直到有一天认识了一位高盛的合作伙伴。

潇潇立刻被金融高端人士的风度和眼界所吸引,于是她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从那以后,潇潇每天都抽出时间自学,她的目标是号称全球最难的CFA三级证书。

每天她都在同事异样的眼光中步履匆匆,每晚她都在万籁俱寂后熄灭后点亮床头的孤灯。

可是,半年以后,潇潇的第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

梦想有多炙热,现实就有多冷酷。

为了离梦想更近,她干脆做了一个决定:裸辞

她坐着南下的火车,来到只有七平方米的出租屋。

那里只放得下一张空荡荡的木板床,连转个身都显得局促。

炎炎夏日,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实在熬不住就喝自来水。

三个月,从夏日熬到深秋。

潇潇一度想要放弃,当最深的绝望从心底袭来,她忍不住哽咽,忍不住放声痛哭。

城市的灯光很美,只是这漫天繁华与她无关。

可是,她的内心分明写着不甘。

她咬牙坚持着,重复着,等待着。

我没有去看故事最后的结局,也许潇潇如愿以偿,也许她有了另外的收获。

但是我相信:所有的等待,到最后都会不期而至,只要你愿意等。

等待不是虚度光阴,等待不是坐以待毙,等待是用耐心去浇灌,用灵魂去光照。

当你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然后像等待戈多一样,静静等待陌上花开。

就像《等待戈多》里的台词:

我是在等待我的戈多,我却真的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来。这种等待注定是漫长的,我在深似地狱的没完没了的夜里等待,生怕在哪个没有星光的夜里就会迷失了方向。开始是等待,后来我发现等待成为了习惯。

三、选对赛道,然后孤独地奔跑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趋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趋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

像古典新书《跃迁》里所说:

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纠缠在一起,一开始你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然后应该切换思维方式,利用平台和系统的力量,撬动自己去更远更好的地方。

在等待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盲目等待,学会洞察时局很重要,要像猎豹一样保持敏锐的嗅觉,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遇到好的风口可以事半功倍。

朋友端银本是94年的小伙子,去年他瞄准知识付费的窗口期,不顾家人反对,孤身一人到深圳打拼,从一无所知到独立运作内容生产,文案、策划、营销、课程设计、售后服务全是一人运行。

他用“干不好就滚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硬是逼着自己习得了最重要的和内容产品开发相关的思维和技能,后来他在荔枝微课开了一门课程,竟然成了热门,当日就赚到20万。

作家柳青曾说:“漫长的人生中,最关键的往往只是一两步。”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时区。

我们其实孤独地在只有自己的赛道上奔跑,我们的敌人只是上一秒的自己,我们追寻的也无非是下一刻的自己。

别人在前面还是后面,这并不重要。

没有永恒的胜利,奔跑就是一切。

偶尔累了,允许自己喘口气,别人经过了,打个招呼,经过别人时,报以微笑。

四、别着急,你的时区终会到来人生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余生很长,莫要慌张。

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你身边的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让你感到不安。

有种绝望是眼看着同龄人都买房买车了,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一起毕业的同学都年薪百万了,自己还是基层员工;

别人都遇到今生挚爱准备结婚了,自己却还没脱单……

别人有别人的节奏,你也有你的节奏。

JK罗琳被拒了12次才出版火爆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

Zara的创始人39岁时才开始创业;

摩根弗里曼52岁才迎来演艺事业高峰。

25岁拿到文凭,30岁后再结婚,40岁后再买房,依然值得骄傲。努力付出过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真正重要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充满意义的人生,学会用这些去影响去点亮他人的生活。

等待是人生的常态,并不意味着失败,只要你保持自己的节奏,就能看到远方的海。

五、越平淡的日子,越要沉下心修炼

有个演员自称中年油腻,却实力圈粉,他就是爱自黑自嘲的雷佳音。

知乎网友评价他的演技是可以和黄渤比肩的,能把喜剧和正剧同时演得滴水不漏,早就应该火了,只是时运不济。

2013年,出演《翻手为云覆手雨》,却因为另一名演员的丑闻,戏未播就黄了。

2014年,另一部备受期待的《爱情碟中谍》,因为女演员爱上已婚男的丑闻,也泡汤了。

然后出演拍摄周期长达227天的《白鹿原》,结果被《人民的名义》抢光流量。

这次他真的抑郁了,酗酒,自我怀疑,内心煎熬了几乎一年光景。

所幸,他等到了自己的主场秀,正是《绣春刀2》《我的前半生》这两部剧让雷佳音迅速走红。

他在《绣春刀2》里饰演南镇抚司裴纶,从和颜悦色的笑,到面无表情悠悠地点起烟斗抬眼望着静海,成功地演出了锦衣卫该有的阴森感。

《我的前半生》里,他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陈俊生的无奈隐忍,把渣男演得让人又爱又恨,网友直呼太接地气了。

最后我想用豆瓣励志L姐的语录结尾,献给所有迷茫挣扎的朋友:越平淡的日子,越要沉下心修炼。

经过越漫长的等待,才会越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

再灰头土脸的日子里也要坚信浮云之上有阳光,它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