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可“踩点” 这些事项请注意

(网络配图)

2018年,全省共有高考考生45.18万人,比上年增加4.1万人,增长 9.98%。其中应届生40.76万人,占考生总数的90.2%,往届生4.42万人,占9.8%;文科考生16.87万人,占37.3%,理科考生22.81万人,占50.5%,职高对口类考生5.5万人,占12.2%。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提前录取的考生外,全省预计参考考生为38.28万人,比上年增加3.13万余人。全省14个市州共设123个考区、261个考点、1.34万间考室,考务工作人员近5万人。

每科开考前35分钟安检 不得戴智能穿戴设备

今年高考对直尺、三角板这两种文具的使用标准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规定直尺的尺面只能印有长度计量单位标识、无其他数学符号公式等,三角板的尺面只能印有长度计量单位或角度计量单位标识、无其他数学符号公式等,考生千万不要携带不符合考试要求的物品进入考室,尤其是不要携带违禁物品包括各种通讯工具、电子设备、各种智能穿戴设备、饰品、手表及其他计时工具等。

今年安检时间从每科开考前35分钟开始,请广大考生积极配合,按规定有序接受安检。

此外,每个考室都统一配置了挂钟,但挂钟时间指示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时间一律以考点的统一信号为准。

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录像,在考试结束后组织专人对监控录像进行集中审看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明确了视频录像在认定考试作弊中的证据作用:“考试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发现考生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应当立即通知在现场的考试工作人员,并应当将视频录像作为证据保存。教育考试机构可以通过视频录像回放,对所涉及考生违规行为进行认定”。

今年我省继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录像,在考试结束后组织专人对监控录像进行集中审看,并以此为依据处理违规行为。

考试终了铃响之后,书写(填涂)姓名、准考证号的一律视为违规行为

考生答题。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考生拿到答题卡和试题卷后,要检查有无错误、是否漏印或残缺、字迹是否清晰。如发现有错误,应立即报告监考教师予以更换。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请考生一定要注意。在确认无误后,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写好姓名、准考证号,并对自己的条形码进行核对。二是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答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均无效。选择题作答必须用合格的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签字笔描清楚。三是考试终了铃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题,根据统一指令起立。按试题卷在上、答题卡居中、草稿纸在下的顺序整理好,按照统一指令依次从前门离开考室,并在考点指定的地方等候,待发出离开信号后,方可离开考点。特别提醒广大考生,考试终了铃响之后,书写(填涂)姓名、准考证号的一律视为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属于违规行为。考生在考试终了铃响之后,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动作,切不可继续作答。根据近年来高考违纪作弊的统计情况来看,违纪作弊的考生中有不少是因延迟作答而受到处理的,这很不应该,也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