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何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迷茫的本质其实是找不到自己


根据美国职业生涯学会的统计,80%的职业生涯问题都不是职业生涯问题,而从我的经验来看,华人世界的这一比例超过95%。他们的困惑不来自于工作本身,而是因为找不到自我。

这可能与文化有关,华人与自己的家庭捆绑很深,从小到大,在学校、专业、工作、地点的选择上都容易受到家人的影响,他们可能等到20多岁才突然发现没有自己决策过,但那时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考试就可以解决的;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你需要去判断、去了解、去决定。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是谁,你就无法回答成年以后遇到的问题。

那么,职业迷茫问题要如何解决?

要解决职业迷茫问题,我们通常会从两个大的方面出发:“想做”什么和“能做” 什么。

“想做”什么,分为价值和兴趣两个方面

1. 价值,就是意义感,指的是我做什么事情觉得有意义。我们要做能够符合自己的、重要的事情才能坚持下去,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内心认为没有意义、浪费生命的,往往就会难以持久,无论是常常换工作或是换男女朋友的人,都可能源于此。

2. 兴趣,也就是我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如果做的是有兴趣的事情,能量就会源源不绝,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就好像我们在上无聊的课时会昏昏欲睡,出去玩的时候则兴致昂扬。

不过,大部分人未必有从事自己兴趣所在工作的幸运,也无法轻易承受改变。这时,我们一般会从兴趣入手,改变不了工作性质,就去改变生活方式。

有一个案例是35岁的国企职员,觉得活得很没意思,他觉得自己的兴趣是海。

但是他已经有家、有孩子、有房贷,显然不可能放弃一切做个海员,于是我建议他去搜寻相关的兴趣群体。后来,他找到一个游艇讨论群和一个垂钓爱好群,结果第一次参加小型游艇出海活动就发现自己晕船。

反而是在垂钓群里,他虽然对垂钓热情一般,却因此结交了一群朋友,都是和他一样的中年男子,至少可以在一起聊天吐槽。他的生活质量瞬间提升,一起出去旅游、钓鱼让原本无聊的人生有了出口,还和钓友一起做起了普洱的小生意。

我们鼓励人们多尝试,这不一定会让你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但至少你会知道这不是自己要的。回想你自己小时候做哪些事会开心,那通常会真的是你的兴趣所在。划掉一件事,继续寻找,就会越来越趋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