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芳华“刘峰”到好人丛飞,深度解析好人为什么难做

前几日看了《芳华》,感触颇多,尤其是对“活雷锋”刘峰,韩某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所有人都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而他吃着漏了馅的饺子皮。

炊事班的猪跑了,他二话不说撂下饭碗就去帮忙抓回来。

战友结婚,为了给他省钱,他自己花钱买材料忙了好几天亲手做了两个沙发。

每个战友家里寄的东西,也是他从北京背回来发到战友手里。

的确,他很无私,无私到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战场上为了救战友,手臂被流弹击中,截肢,成了一个残疾的好人。

多年以后,他孤苦伶仃,老婆和人跑了,车被扣了。

他买了烟去想要回自己的车,却被人无情的赶出屋里,假臂掉在了地上。

而在韩某看来,掉在地上的,不是刘峰的假臂,而是一个好人的自尊心。

当然,这是电影,是艺术,咱们不必刻意探讨。

但在现实中,也有一位活雷锋。

他叫丛飞,37岁那年因为胃癌去世。

据统计,他生前无偿资助过183名贫困儿童。

捐款共计300多万元。

就算知道自己得了胃癌的那一刻起,也将仅剩的1.7万,自己的治病钱,捐了出去。

到了最后,资助被迫停止。

丛飞躺在病床上,并没有等来自己曾经资助过家庭的慰问和关心,而是等来了令人心寒的指责和质疑。

学生家长打电话来:你是给我们孩子捐款的那个人吧?

丛飞:是

家长:今年的钱啥时候才能寄来?孩子等着钱开学呢!

答:我病了,是癌,没办法演出赚钱了……

“什么时候才能汇款?”

“你不是说好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

“你这不是坑人吗?”

丛飞:......

而那些被资助的人,却说丛飞是另有所图。

的确,在现在这个利益为上的物质社会,极少有人去做不图回报的好事。

以至于一旦有人做了这个好人,就没有办法回头了。

我想,如果丛飞的那300万没有资助出去,当得知自己得了胃癌时,或许这300万还能救回自己的生命。

那些被资助的人,真的是不配得到别人的帮助。

韩某认为:

做一件事,要么得到信任,要么得到利益,如果两者都得不到,这件事就没有做的必要。

回想曾经,笔者也是类似“刘峰”那样的好人,心怀善良,无私帮助过很多人。

你或许回说,那你至少也得到了一个人品好的口碑吧。

但在这个“挣钱如捉鬼,花钱如流水”的现实生活中,你那一个令人嗤之以鼻的口碑值几个钱?

不要当若干年后,某个靠自己手段和私心发财的朋友,无意和别人提起善良平庸的你时,他会讽笑着说:“这是一个好人。”

请不要和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辰未到”这类的话。

关于因果报应,韩某先说说个人的观点。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几个低谷期和高峰期。

但这和他的所作所为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并没有什么一定的规律性。

举个近日比较火的纵火保姆案件:

雇主曾经借过保姆10万块钱,帮助她买房子。

纵火保姆放火烧了雇主的家,导致雇主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去世。

保姆被判死刑,你们说罪有应得,恶有恶报。

那好,那么请问,他的妻子和孩子做错了什么?

就算他妻子做了坏事,但那个孩子又做了什么?

这又是哪里来的报应,一个孩子凭什么要承担这样的结果?

有些扯远了,总结一下好人为什么难做。

斗米恩,石米仇。帮急不帮穷。

这些古人的智慧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好人的难处在于,有些人不相信你的真心。

他们一边接受着你的帮助,另一边骂着你真傻。

自从知道了丛飞的事,我顿时理解了为什么许多人宁愿资助流浪的小猫小狗,也不愿去资助一些人。

因为在献爱心这个事上,真的是要考虑清楚后再去做决定。

韩公子

一个桀骜的自媒体人。

片刻谈笑儒雅,

刹那一瞥惊鸿。

商务合作请私信。

喜欢文章,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