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IT公司高薪offer,西电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入选陕西省选调生,将赴潼关县基层工作

人物故事

在人生的岔道口坚定选择: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来自陕西潼关的魏祎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即将毕业的一位大四学生,也是入选陕西省选调生的四名本科毕业生之一。这名阳光开朗的女孩,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更是把自己的能量投入到学生活动中,不仅担任100多人班级的大班长,还是学院团委副书记,一干就是三年。勤奋耕耘就有了傲人的成绩,除了获得奖学金外,她还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大二时作为第一批成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四毕业季来临,早已经拿到了IT公司高薪offer的魏祎澍,一看到选调生的通知,就立刻报了名。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将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经过面试笔试,她在报名通过预选的14名本科生中排名第三,已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拟确定录取,5月24日,她接到了陕西潼关县县委的电话,将在毕业后到潼关县工作。有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放弃高薪的计算机行业,面对质疑,魏祎澍很坦然。

“报考选调生,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同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这样说。“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自己本身就是基层的一份子,对于基层百姓的痛点和需求有着更深的体会和感悟,这是促使我选择基层工作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我的父母也都是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小就在我心中种下了服务基层的种子。但是,正是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坚定了投身基层工作的决心。”

大一下学期,听说团委组织志愿者到附近村子里的小学去支教,魏祎澍兴冲冲的报了名。出发前,她多次向参加支教的同学请教,并提前准备了不少游戏和小故事。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些调皮的小学生并不怎么“买账”,甚至偷偷的溜回家去玩。第一次支教中的小挫折没有让她放弃,她开始和同伴们想办法,比如带着孩子们尽情玩,不如先和孩子们交朋友。第二次、第三次……付出就有回报,她终于成了一呼百应的“孩子王”。虽然在大二时,因为职责调整,她转为为支教的学生团队提供后勤保障,但乡亲们虽然忙于生计无暇投入精力,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决心,还有那些朴实的话语和面孔,在她脑海中久久不能挥去,她开始思考自己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把自己的能量在最需要的地方释放,帮助那些孩子实现更好的未来”魏祎澍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慢慢清晰了起来。

到了“毕业季”这个人生岔道口,那些小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以及这几年团委的工作经历,使她义无反顾的选择回家乡、去基层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服务群众,凭借年轻人的胆识和智慧造福地方。她一直记着习总书记的教导:“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每当迷茫的时候,她会坚定的告诉自己,这世界的位置有很多,总要有人选择去打地基,不是吗?

【别人眼中】

在成长道路中锻炼品格:心有丘壑 眼有山河

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潘超老师说:“魏祎澍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是老师们的好帮手。细心、认真、踏实,这些特质在她的身上充分的显示出来。除此之外,她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执着和韧性,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社会所需要的。”

辅导员张力月这样评价她:“在魏祎澍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90后的担当和责任。在她身上充分展示了整个三系学生、西电学子的精神风貌,青春正当时,却能把个人发展与家国命运关联,放下浮躁,从最基层脚踏实地的开始,在广阔的热土上施展理想抱负。”

她的同学们说:“魏祎澍是一个开朗活泼、亲和力强、与人为善、包容性强的好朋友。所有的烦恼与迷茫都可以与她分享,而她又能给我们最合适的安抚与指导。她就像是一个邻家大姐姐一样,让人很有安全感。”

【她这样说】

在红色校园文化中领悟: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大学四年,支教活动让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基层的困难,党员先锋志愿者进宿舍活动教会我关怀、‘青年之声’提案大赛让我学会发现和思考、中级党校党课的开展让我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志愿服务在西电’学雷锋活动让我明白了奉献的真谛。成长与思考,踏实与谦逊,这是我从红色校园文化中得到的感悟,也正是我想带给身边每一个人的。”

“很感激那些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朋友们,感谢西电这个平台让我成长,也谢谢父母在迷茫时对我决定的支持和肯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我会一直铭记于心,用行动去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到基层去,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家乡,洒在西部——这是22岁的她最坚定的信念。

访谈手记

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西电学子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一定要不忘初心,做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三有西电人。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有向往、有动力、有希望,也会有坎坷和泥泞,惟愿我电学子在工作生涯里扬帆远航,一路向前!

(通讯员 张力月 郑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