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高考”,学校出“高招”

5月23日,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迎来了一批特色“老师”。他们年龄不同,职业各异,讲课的内容居然也大相径庭。原来,这些“老师”都是该校高一学生的家长,是来自各行业的精英,这次走入校园,是为了给学生上一堂实践课——家长职业讲堂。

这次在医学、地质勘探、软件开发、新闻出版、航天航空等十余个领域工作的家长走入学校,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为学生们讲解职业的属性、职责与意义,学生们以兴趣为导向,自由选课。据了解,这种将选课走班与家长授课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堂,在我省高中还属第一次。

家长走入校园,开办职业“讲堂”

听说家长要来当老师,自己还能自主选课,高一的同学们都兴奋坏了。“选课海报刚贴出来,大家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上去,三三两两地讨论,我选什么,你选什么。有准备结伴同行一起选课的,还有决定分头行动之后互通有无的,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下午3时,“家长职业讲堂”正式开始。讲台上,是各位家长们授课的身影,讲台下,学生们奋笔疾书,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学们和家长积极互动,问出了很多具有专业性的问题。

深度游高校,体验新职业,让学生与职业“零距离”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于淼发现,生涯实践课不仅有助于大家选择专业,还发掘出很多学生的潜力。“有学生能写,笔端下的实践感悟深刻又走心;有的同学能说,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职业体会时全程脱稿,侃侃而谈。有的学生勇敢,猎头达人活动要求大家向学校推荐自己感觉有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来到了社区的派出所,凭借自己勇气和真挚打动了副所长;有的学生告诉我,自己决心当一名医生,他在实习中亲眼目睹了一场濒危抢救,对生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自己要当一名大学校长,她发现目前的人才培养忽视了创造性,决定日后建设一所科研型的大学,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张丽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感受颇多。“我给学生们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我说电气的‘气’与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学生们都说知道,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这样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帮助学生们开启了专业意识,帮他们打开了认知社会的大门。除此之外,这种实践课对接了黑龙江省的新课改,是创办研究型高中、促进研究性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

职业规划,规划的是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