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最后的夜晚,江湖儿女被小偷家族偷走了

从今天开始,一切都回到电影本身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送一首《凉凉》给大家。

一,你们的李沧东,凉了。

二,你们的贾樟柯和赵涛凉了。

三,你们的毕赣也凉了。

但也别太凉,作为没能真正到达戛纳现场的各位影迷,我们只能从媒体的只言片语和被过度包装后的词语中得出一种浅显判断。

评奖是评委的事,喜欢是我们的事儿。

李沧东的《燃烧》尽管在媒体的场刊分中拿到了史上最高,但这种场刊分,对于戛纳评委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

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唯一一部3D电影,对汤唯、黄觉的期待,对毕赣的期待,似乎让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背上了枷锁。

虽然映后被外媒各种好评如潮,但更多影评人还是将它归为了《路边野餐》的升华之作。

没有得奖一点儿也不会遗憾,因为这部影片不管是在外媒还是在国内媒体都保持了如此高的话题度和热度,相信毕赣以后的作品也会受到电影节的期待。

至于贾科长和涛涛的铩羽而归,我只能说太遗憾了。《江湖儿女》不论从叙事结构,还是从影片内容,都是赵涛绝对的大女主戏。

在临近关头的几天时间内,对于这个“内地第一个准戛纳影后”的炒作就一直没有停过,媒体对于赵涛和安藤樱之间的角逐也一直没有停过。

就在赛程的最后一天,戛纳还有三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没有放映,其中就有这次拿到最佳女主角大奖的《小家伙》。

结果当场就有媒体倒戈,认为赵涛这次应该就无望了,果不其然。

但是,这一切的“遗憾”,都被是枝裕和拿到了金棕榈大奖而冲淡。

亚洲第八座金棕榈,日本第五座金棕榈。作为这次鼓吹事件坚挺到最后的影片,我想用一句“万分激动”不为过吧。

01

大师还是大师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颁给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另外还加设了特别金棕榈奖,颁给了让·吕克·戈达尔。

果然,大师还是大师。

戈达尔还是那个戈达尔。这次《影像之书》的实验之作据说又睡倒了一大片,但丝毫没有影响片尾振聋发聩的一片掌声。

是枝裕和夺得金棕榈,想必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或者疑问态度。

这是枝裕和第五次征战戛纳,提起他的作品,必是家庭题材,必是温情治愈,必是克制内敛。但这次不同以往的是,他将“家庭”又上升到另外一种层面。

2004年是枝裕和拿一部《无人知晓》换来了最年轻的戛纳影帝,也换来了日本第一个戛纳影帝。

2015年的《海街日记》在收获了一大票眼泪之后,却在戛纳铩羽而归。

2016年的《比海还深》更是被影评人评价道是自我重复之作。

2017年《第三度嫌疑人》更是惨不忍睹,被戛纳拒之门外。

难道,是枝裕和真的已经被电影节摈弃了吗?

2018年,他终于用一部《小偷家族》重塑了大家对自己的判断。影片一经上映后便被不少媒体盛赞“在《无人知晓》最好的作品。”

一些在现场的国外媒体人当即在烂番茄上给出了短评和评分,indieWire表示,影片缺乏新意的地方,被生猛的人性弥补了;

“好莱坞报道者”则说到,「谁还能比是枝裕和更擅长捕捉矛盾冲突的微妙之处呢?这位导演不嚣叫,只低语。」

故事讲述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五口人,实则是丝毫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只是因为被抛弃,所以蜷缩相聚在一起。

打散工的父亲以及儿子以父子档的形式进行各种盗窃活动,但这个家真正的收入来源却是奶奶每个月来历不明的养老金。

全家被牵在一起的原因只是他们口中反复提及的一个“爱”字。

一边是将“爱”进行到底,一边是社会犯罪。两者的不对等更加放大了阶层中的苦难和伤悲。

这种表达和上升的意味,早就超越了“家庭治愈”所带给影迷心中的触动和震撼。

目前这部佳作在日本已经定档6月8日,按照这种超人气的设定,估计中国不久以后也会定档。

就静静期待吧。

02

女性发声

就在昨晚的颁奖礼上,女星艾莎·阿基多在颁发最佳女演员奖项时,当场表示1997年,21岁的她在戛纳电影节被哈维·韦恩斯坦强奸,“这个电影节就是他的捕猎场”。

全场鸦雀无声。

Me Too行动进行到现在,还是不断有重磅内容在砸向观众,但此时的观众却没有了当初的震惊和愤怒。

我们对哈维·韦恩斯坦的控诉已经达到了极致,最次我们能把这位“艺术大师”怎么办?留下他的造诣,然后杀掉他的肉体?

我觉得我们应该反的,是这场打着艺术之名而进行的性骚扰活动。我们不该是看多了这类型事件就麻木的旁观者,更是要作为反骚扰行动的直接参与者。

一个哈维·韦恩斯坦倒下去了,还有千万个哈维·韦恩斯坦不知道在哪里。

我们怎么能这么快就麻木呢?

“韦恩斯坦丑闻曝光后,这个世界不一样了。”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说。

从去年10月到现在的5月,这场活动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从美国的金球奖、格莱美,再到奥斯卡,柏林电影节,几乎每一场电影聚会都变成了反性侵的呐喊阵地。

戛纳当然不能排除在外。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63名女性对于他的性侵指控中个,至少有两起发生在戛纳电影节期间。

对此,戛纳电影节针对女性的弱势地位作出了如此举措。

1.开设了“性骚扰举报热线”,并且向每一位电影节参加者发出倡议,对性骚扰零容忍。

2. 凯特·布兰切特带领82位电影界女性代表集体出现在首映式红毯上,为女性电影从业者平等权益发声。

5月12日,第71届戛纳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切特携其他81位女性电影人手挽手一起走向红毯,不是通往热度和话题,而是通往公正和平权。

这次,就有三位女性导演的作品进驻到戛纳电影节。

《太阳之女》

除了《太阳之女》之外,本届影展三个女性导演中的其他两个女性导演,分别获得了最佳剧本(《幸福的拉扎罗》)以及评审团奖(《迦百农》)。

《太阳之女》虽然没有获奖,但它作为女性导演+女性主义题材的战争片,被福茂称为“犹如《黑豹》般具有革新意义”

其中,评审团大奖《迦百农》也已经被索尼经典买下了北美发行权。

《伽百农》

而《幸福的拉扎罗》则在一经上映之后,就成为火爆全场的焦点。英美媒体不仅当场宣布预定它为“本届戛纳金棕榈”,苛刻的南美影评人们也给出了仅次于戈达尔的高分。

《幸福的拉扎罗》

并且应该说一下的是,这届电影节中一种关注单元里有一部法国19禁——《男孩们跪下》。

据说是一部相当大胆的喜剧,以舞台剧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法国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这个点,恰好与MeToo风潮不谋而合。据现场的中国影迷反映,影片内容丝毫没有严肃的意味,用一种举重若轻的姿态把性别歧视种族歧视都展现了出来。

《男孩们跪下》

大脑门表示很是期待哦。

还是用一句福茂的话来做结尾吧。“从今天开始,一切都回到电影本身,之前的那些纠纷、话题和内幕都不再重要,聚光灯下的是电影本身。”

完整片单公布:

想说的是,中国队也并非一无所获,法国导演波尼洛将短片主竞赛的二等奖“特别提及”颁给了中国导演魏书钧的《延边少年》。恭喜。

金棕榈大奖

《小偷家族》

导演 :是枝裕和

评委会大奖

《黑色党徒》

导演:斯派克·李

最佳导演奖

《冷战》

导演: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

最佳男演员

《犬舍惊魂》

导演:马尔切洛·丰特

最佳女演员

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

《小家伙》

最佳剧本奖

《幸福的拉扎罗》

导演:爱丽丝·洛尔瓦彻

&

最佳剧本奖

《三张面孔》

导演:贾法帕纳西

评审团大奖

《伽百农》

导演:纳迪·拉巴基

特别金棕榈

《影像之书》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短片金棕榈

《芸芸众生》

金摄像机最佳处女作大奖

《女孩》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

《边境》

Ali Abbasi

导演奖:

《顿巴斯》

谢尔盖·洛兹尼查

演员奖:

《女孩》

Victor Polster

编剧奖:

《索菲亚》

MeryemBenm'Barek-Aloïsi

评委会特别奖:

《死人和其他人》

João Salaviza/RenéeNader Messora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