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輕時插隊,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麼活都幹。再苦再忙,他也沒放棄讀書,常常邊放羊邊看書背字典。他是青年的榜樣。
他常常與青年談心。他以親身經歷勸年輕人不要老熬夜;他安慰有些彷徨的青年“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他是青年的知心人。
他關心青年成長。他要求高校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他指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他是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他就是習近平。“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讓我們重溫習近平和青年的故事,向青春致意、向青年致敬!
青年榜樣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習近平以自己的青春歲月踐行了這句話。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踏上西去延安的列車,開始了知青生涯。
那些年,習近平幾乎什麼活兒都幹過,種地、拉煤、打壩、挑糞……剛開始挑糞,扁擔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層一層掉皮出血,沒過多久,他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在當年村裡年輕人的印象裡,“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幹,從來不‘撒尖兒’(延川方言,即偷懶)”。
再忙,習近平也沒有落下讀書。當地村民回憶,晚上,他就點一盞煤油燈,湊著那點兒亮光看書,煤油煙經常燻得他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有時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
幹活間隙,也被習近平利用起來。他後來回憶說:“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能吃苦、愛學習,“有知識、點子多”,習近平逐漸和鄉親們打成一片。20歲那年,他被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
1982年,習近平來到河北正定。在正定的3年多時間裡,他睡的是辦公室,吃的是機關食堂“大鍋飯”。那時,他經常騎自行車下鄉調研,“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得扛著自行車走。雖然辛苦一點,但確實摸清了情況,同基層幹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
青年習近平一直在基層摸爬滾打,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多年後回憶那段歲月時,他坦言:“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青年的知心人
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後,習近平十分關心青年。
2013年4月,習近平同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座談時,看著常年在氣候惡劣地區工作的80後青年常國麗有些變深的膚色,他叮囑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應給這些姑娘們配備一些勞動保護用品,不要讓她們受傷害,又冷又熱又曬,都曬黑了。
他與青年總有說不完的話題。2013年5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加共青團主題團日活動時,習近平風趣地問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潛航員在身體上有特殊要求嗎?”“像我這樣能下去嗎?”
2014年8月,在南京青奧會運動員村看望中國體育代表團時,他在拳擊訓練場邊看邊點評:“我年輕的時候練過拳擊。剛才看他那個勾拳還是比較好。”
他對青年充滿期望。2013年12月,習近平在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願服務隊”的回信中寫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今年5月2日,他在北京大學考察,與青年學生分享讀書心得。習近平說,“15歲的我已經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在讀書過程中通過不斷重新審視,達到否定之否定、溫故而知新”,“這種通過自己思考、認識得出的結論,就會堅定不移。”
習近平深知,青春有時難免會遇到迷惘。2014年5月,他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上說道:“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他告訴同學們:“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
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如何助力青年追逐夢想,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是習近平一直思考的問題。
他很看重青年的志向和抱負。2016年4月在中國科技大學,他勉勵大家:“學成文武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報效中華民族。”2017年5月在中國政法大學,他告誡大家:“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在他看來,“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扣好”的一個關鍵是學校和老師。2014年9月,習近平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道:“一個老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老出問題,怎麼能擔起立德樹人的責任?”他要求,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高校“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他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他多次對各級黨委和政府強調青年工作,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他自己也一直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