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平凡”的张韶涵,有100种方法诠释“不凡”

《歌手2018》第二期节目,张韶涵选择演绎赵雷的作品《阿刁》。当场,张韶涵特地强调非常喜欢这句歌词:“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


如果足够敏锐,就能立刻反应到为什么张韶涵会喜欢这句话,因为,这简直就是在讲她本人。从这角度分析,原版《阿刁》是在歌赞阿刁,而张韶涵版的《阿刁》其实是在唱自己。所以,当场演出时,开嗓后张韶涵就彻底进入到角色里,每句唱词不仅是从发声通道里输送出来,更是从内心传达出来。所谓“人歌合体”,就是这个样子。

“人歌合体”比较通俗的讲法是“走心”,《阿刁》这段演出全程呈现不断透露心声的态势,一点点曝光,一层层剥离,这程式巧妙跟演唱的处理配搭,张韶涵的演唱属于科学体系,先处理好发声的“点”,即“芯”,然后再做足“线”,最后是“共鸣”。如此,演唱呈现效果立体并且饱满。机能良好以及内容“走心”,基于这两方面加持,张韶涵的演出兼具技术性跟思想性。

现场观众的反馈最直观,当场排名紧随“结石姐”Jessie J后占据第二席位。

站在观众角度来讲,在Jessie J那里体验到的更多是碾压级别机能,在张韶涵那里体验到的则是融入技法的情感内容。张韶涵所演绎的《阿刁》,几乎每句歌词都属于精准的表达。


“你总把自己打扮的像,男孩子一样 可比格桑还顽强。”这句咬字方面,“顽强”尤其重点强调处理,配搭鼻咽音加气声的输出,打造出兼具穿透力跟饱和度的效果。“顽强”就是在讲自己,身形精致的张韶涵拥有超越形体的强大意志,这种特质在声线里同样存在,她的音色极具“硬度”,标准金属质感。所以,经由这种声线传达出的“顽强”是能够真实体感到的强势。

“不会被现实磨平稜角,你不是这世界的人,没必要在乎真相。”这句里,“棱角”处强化处理,声带收缩,借助鼻咽音强势输出。对于张韶涵而言,此处的“棱角”既可以描画面貌又可以概括性格,这两方面都是标准的“棱角分明”。换句话讲就是,清晰不模糊。尤其在台风方面,其实张韶涵是并不属于传统的柔性美感,所具备的是某种聚合力量跟干脆的风格。这种风格促使她对于所认定的事情保持强充足热情。

“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挥别了青春,数不尽的车站。”这句是在充足胸声支撑下的混声输出,每个字都彰显“底气”。尤其“淡然”的咬字,如经历世间万事后的轻松跟笃定,这,就是张韶涵的现实写照。19岁即进入演艺圈发展,如今已然成为乐坛老将。岁月确实挥别了青春,但似乎此刻才是最好的年华。舞台上的张韶涵,自信积极,自带光环,正如《阿刁》里高位置输出的金属质感声线,穿透力强大,诉说力充沛。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溃败。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鸟。”来到歌曲里的这句“题眼”,终于亮出高质量的高音,尤其“自由的鸟”这部分是调动全身相关肌肉配合的彻底爆发,发声通道顺畅,来自内心最本真的传达,那刻,确实能体感到自由的鸟飞入云霄的效果。随后衔接的“嘿耶”更加突显接近本能、根源的发声。

虽然是典型的“小嗓子”,但是张韶涵非常擅长“大爆发”。此刻就是标准的小宇宙爆发。


此处从表演角度来讲,张韶涵展示出区别于Jessie J的优势,即,基于中文表达的演唱选择。也就是,由于具备语言优势,张韶涵可以通过演唱对更加直观以及深刻的内容进行输出,并且,这些输出最终都能够得到良好反馈。

我敢肯定,张韶涵这版演绎必定触发大面积共鸣。

“共鸣”是从真实抵达真实的过程。首先,演唱者必须是真实表达。其次,听者必须是真实感知。张韶涵的真实表达完全基于现实经历,不掺假。比如“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溃败”即是当下她本人的精准定位。我理解这句话的本质是在讲,“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就是心态低调,手法高调。这正如张韶涵在节目里的呈现,充当串讲人时专注于营造“低调”气场,频繁通过话语幽默来传达亲民的讯号。而进入到演唱模式时,气场完全转换,拥有绝对自信跟主导全场的掌控力,集中于在几分钟时限内将最强大的自我彻底呈现。这就是艺术表达语境里所谓的“高调”,又叫“舍我其谁”。倚靠这种意念支撑,张韶涵坚定地追求着“不凡”效果。

“不凡”就意味打破固化认知。这点从本场选曲就能够体现,《阿刁》是民谣范式作品,按照固化认知,这并不算是张韶涵的“能力圈”。此番,选择现场呈现,就是在追求突破。歌曲里还加入Rap段落,这同样是在进行新鲜尝试。所以,很难再用“甜美公主系”这类比较过时的词汇来形容张韶涵,全新的她,分明是具备探索精神的音乐人。

这还只是第二期节目,往后继续下去,必定将进行更多出乎意料的尝试,至少在风格层面会有更多领域的涉足。从这个角度来讲,《歌手2018年》节目或许就将成为张韶涵职业生涯里的全新开端。这过程里,悄然发生的就是歌手搜的迭代升级。在过往,张韶涵的标签或许只是某几首具体热门歌曲的演唱者,现在,她的标签就是自己。这是从作品到歌手的进阶,过往是歌曲比歌手红,现在是歌手比歌曲红。

“不凡”还意味提供高品级审美体验。第一期的《梦里花》以及第二期的《阿刁》,风格不同,但是质感相同,都具备高品级审美体验。在《歌手2018》节目里,这点显得尤其可贵。因为处于竞赛语境里,歌手的选择往往都是偏向于适合比赛(取胜)。这种现实,甚至是功利的趋向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审美为基础的。

但张韶涵明显不是。按照竞赛标准,选择的曲目颇多,但首场选择《梦里花》,是因为歌曲意义重大,当时正值歌曲所在专辑发行12周年。第二场选择《阿刁》,原因上文已经详解解读。从两回合选择来看,张韶涵追求的是“意义”而并非“效果”。

建立在“意义”基底上的就是“审美”。《梦里花》跟《阿刁》都具备艺术美感,前者是清新脱俗的美;后者有东方韵味的美。能够达成美的修为可以分两点讲,首先,张韶涵具备天生优势,因为原始音色就跟“美妙”强相关,演唱里她的声音自带“空灵”、“光芒”的效果,分分钟奉献赏听的体验。其次,张韶涵演唱机能优势。在华语乐坛歌手里,她属于难得的高喉位输出,由此技术声线通常高亢发亮,强化“空灵”、“光芒”的质感。这两方面在演唱《阿刁》时完美结合,歌曲全程都是如接近天际般“空灵”,如阳光普照般“光芒”,最终张韶涵成功将民谣风格彻底转换成世界音乐风格。


这种风格转换实际上是完成歌曲格局的提升,此刻的《阿刁》不只是歌曲,更像是张韶涵倾力打造出的“不凡”的艺术品。

从前两期表现来看,张韶涵对于演出有明确规划。也就是,这些“不凡”效果并不是偶然显现,而是有意识的呈现。我个人感觉,节目里至今两首歌曲还只是序幕,随后表现必定持续精彩。基于充沛自信跟良好状态来判断,张韶涵至少还有100种方法诠释“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