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五糧液、洋河、郎酒……名酒“告白”,關鍵講什麼?

5·20,不只是作為“網絡情人節”的一枚時間符號,適合在愛人間做浪漫的情感表達,更重要的是,也屬於各大品牌之間的一種最坦誠的“花式告白”:“彼此關係好不好”、“對方會不會生氣”、“今後如何更好地相處”……

近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發展與創新理事會成員單位交流會在茅臺舉行,包括茅臺、洋河、郎酒、紅星、國臺等酒業品牌在內,共有30多家全國知名品牌企業齊聚一堂、深度交流。

在酒說看來,品牌自身的價值主張、各品牌間的關係以及品牌與消費者如何溝通,都是最有看點的“表白方式”。那麼,哪個品牌將成為最終的“表白贏家”?

特別是在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等嘉賓的表態背後,向行業釋放了怎樣的品牌信號?

1

“不生氣”的茅臺,有更大的目標!

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首度回應,“茅臺身邊的兩位醬香鄰居:郎酒‘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一個是青花郎’和‘國臺,醬香新領袖’廣告語的爭議問題”。

在他看來,郎酒、國臺有兩個點:一是“快”,因為兩家企業的眼光與速度,都沒有侷限於今天的水平;二是“好”,兩家企業的產品質量好、經營效益好。

李保芳特別希望,“在赤水河區域,能夠形成更大的醬香酒產能。因為現在醬香酒供需缺口太大,如果能共同把需求缺口拉小一點,讓更多百姓享受到醬香白酒,共同把醬香酒的市場做大更好”。

他還笑著說,“這個廣告不要考慮茅臺的感受。茅臺支持你們這樣做。如果這個廣告,能讓你們把企業做大,何樂而不為?

在更高層次上,茅臺提出打造“國家品牌命運共同體”。李保芳表示,“過去,國人可以通過蘋果、波音認識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瞭解德國,通過鬆下、索尼熟悉日本;將來,希望世界能夠通過格力、京東、茅臺、郎酒等來領略快速崛起的中國”,並分享了品牌建設的三大思考:

第一,時刻聽從新時代偉大夢想的歷史召喚。

第二,牢牢把握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戰略機遇。截至目前,茅臺已擁有海外經銷商104家,遍及五大洲66個國家和地區及全球重要免稅口岸,“讓世界愛上茅臺,讓茅臺香飄世界”已經成為茅臺發展的一個新方位。

第三,正確處理好“傳承”與“創新”、“做產品”與“講故事”、“文化自信”與“全球視野”三組關係,努力成為國家品牌建設的排頭兵。

2

茅臺與五糧液的“齊頭並進”!

會上透露,2018年茅臺將加大“走出去”力度,虛心向兄弟企業學習借鑑好經驗、好做法。茅臺將與五糧液等兄弟企業攜手共進、齊頭並進、共同發展,不搞惡性角力競爭。

其實,作為中國酒業的兩大龍頭,茅臺與五糧液的關係至關重要、“兄弟情更深”!

在今年年初,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便率高層造訪茅臺。

李曙光不僅再次表示,釀一瓶好酒是不容易的,是用功、用心、是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和深遠的文化內涵積澱而成的;更強調下一步雙方高層要深化交流,共謀戰略合作,共推白酒金三角發展。

李保芳表示,“有事講事,沒事講情。行業龍頭相聚,就是對行業的一大利好”。他還強調,五糧液與茅臺在文化底蘊、企業傳統方面的共同點,特別是五糧液開展的“二次創業”戰略部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茅臺、五糧液要建立起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通過相互學習、借鑑,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在更大範圍上,茅臺、五糧液的價值引領、責任擔當更為突出。茅五瀘郎“川黔名酒·情繫東北”2017瀋陽峰會,不僅為行業釋放了和諧團結的強烈信號,而且還聯手打造川黔白酒品牌集群,集聚雙方優勢資源,強化重點品牌引領,共同強化市場推廣,提升產區形象,打造酒業共贏鏈。

3

品牌建設持續升級!

茅臺與洋河的“共同約定”

正如李保芳所說,“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在於創新與品牌。”不只是因為洋河收購貴酒、和茅臺做起了“實際鄰居”,作為中國酒業最具實力、最具創新精神的兩大品牌,茅臺與洋河在品牌理念和共性價值上,確實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在2017年央視國家品牌高峰論壇上,李保芳就與王耀共同約定:品牌建設持續升級,恪守匠心做產品、堅定信心樹信譽、戮力同心探新路!今年6月份,茅臺集團還將拜訪洋河股份和江南大學,繼續推動行業競合、更好發展。

在今年的品牌高峰論壇上,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重點分享了,洋河股份在品牌發展升級上的“三個堅持”、“三個創新”:一是堅持文化自信,創新傳播方式;二是堅持品質傳承,創新表達方式;三是堅持開放戰略,創新合作模式。洋河在致力於通過渠道與資源優勢給品牌持續賦能的同時,推動更多的中國品牌進行轉變,實現“讓生活更美好”的品牌願景,是洋河股份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4

“如果品質不好,大量做廣告就是做缺德事”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從2002年開始做白酒3個億的銷售收入,到2011年實現100億,央視春晚給了郎酒很大的支持。

“茅臺拉動了我們的發展,我們的發展也推動了茅臺的發展”。據瞭解,2017年郎酒在全國搞了大概1000場的品鑑會、習酒七八百場、茅臺幾百場、國臺幾百場,正是在四家的共同發力下,才有了醬香酒市場的持續發展和新高度。

其中茅臺起到了很大作用,包括青花郎的品牌定位,茅臺和保芳書記都非常支持,這要感謝茅臺的老大哥風範、以及茅臺人的情懷。

產品質量是做品牌的根基和第一責任。“如果品質不好,大量去做廣告就是做缺德事”。但如果產品質量很好,我們不去宣傳、不把好產品推薦給社會、推薦給廣大消費者,也是不負責任。

目前,包括茅臺、郎酒在內,受限於地理條件、儲存時間等因素影響,醬香酒產能稀缺,在未來幾年市場缺口預計會更大。所以2017年開始,郎酒把低端酒全部停掉,寧願少賣一點,也要把酒存起來,同時重視環境保護。

在行業發展中,合作是根本,競爭是通過相互學習,把別人的長處學好,把自己短板補上,一起發展。

5

以茅臺為榜樣,國臺持續做大做強

對於國臺的發展,李保芳特別談到,“幾年前,國臺不賺錢,今天看張春新臉上漾滿了笑容,說明他們能賺錢了,這是好事。”

作為國臺酒業總經理的張春新,談得更多的是茅臺的榜樣力量,“感謝茅臺的引領和包容帶動,國臺一直以來都是矢志學習茅臺”。

對於醬香酒市場發展前景,張春新表示,茅臺給醬香品類做了引領,給醬香品類營造了好環境。國臺在茅臺鎮紮根近20年,一定認認真真釀好酒,用酒的品質說話,將國臺培育成強大品牌。

實際上,國臺已具備了強大的品牌實力、產品功力、營銷推力以及資本動力,發展的潛力和動能都很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