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司机樊井义:用爱守护一座城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5日电题:“顺风车”司机樊井义:用爱守护一座城

中哈边境上的新疆口岸城市阿拉山口没有网约车服务,就连出租车也仅有58辆。但这里却是著名的风口,大风天数每年超过100天、最高可达15级。一旦大风来袭,行人几乎寸步难行。不过,市民们并不担心无车可乘,因为他们有“顺风车”司机樊井义,以及他组建的爱心顺风车帮帮团。

樊井义和他的团队提供的“顺风车”不是打车软件上的付费服务,而是传统意义上的“顺风车”。“免费,主要服务大风天上下学的孩子,还有没有车的市民。”樊井义说。

工作中的樊井义

2015年10月,他成为这座口岸城市第一个顺风车司机。“当时,我天天开车接送在山口上小学的儿子。有回城里刮大风,眼看着电动车上母子二人被风刮倒,狠狠摔在结了冰的地面上,那时候就决定要‘拉人’了。”

樊井义最先服务的是邻居家的孩子。几个月后,三四名家长自愿加入他的行列。受此鼓舞,他尝试着让更多人加入其中——他在学校门口打出一面旗子,号召有车的家长在大风天里为他人提供“顺风车”服务,这样做的人将得到免费玻璃水、雪铲等车用工具。

“每个人都特别热情,我在小区里亲眼见到,一辆车一上午送孩子送了7趟。”樊井义喜不自禁。

在这座以移民为主的边境城市,樊井义的团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藏族6个民族组成,一共75人。

五一劳动节爱心顺风车帮帮团给清洁工们赠送生活用品

来自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团队成员买买提·艾力说:“我们原本都是互不相识、无亲无挂的外地人,但这支队伍却把大家凝聚到了一起,使彼此在这里找到了兄弟和姐妹。”

帮帮团成员买买提·艾力

团队公益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团队成员、内蒙古人赵伟华说:“除了‘爱心顺风车’,我们还为当地老年人发放爱心联系卡,入户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为南疆贫困地区的孩子组织募捐,寄送衣物和学习用品……”

整理要寄送南疆贫困地区的衣物

在阿拉山口工作的蒙古族姑娘巴·金梦说,受爱心顺风车帮帮团感染,很多人没加入车队,但是一样会在大风天主动为陌生人打开车门,“这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16年前,26岁的樊井义从河南许昌来到阿拉山口。他说:“当年两手空空来到山口,只把这儿看作淘金之地。如今,虽然没攒下多少钱财,还得经常吹吹大风,但我也喜欢这里。原因很简单,这是我的家,家是最大的财富。”

图 | 巴·金梦

热线电话:0909-699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