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中去 为人民而歌 延安市纪念“523讲话”发表76周年

为人民而歌,重温“5•23讲话”精神。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我市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将艺术送到群众中去,勉励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5月25日晚,由市政府主办,省陕北民歌研究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化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延安市陕北民歌大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次陕北民歌大赛共分为少儿组和成人组,共155名民歌爱好者参赛,经过层层选拔,18名选手进入决赛。整场比赛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最终由宝塔区选送的崔可妍获得少儿组第一名,由陕北民歌传承基地选送的任霞和宝塔区选送的王晓慧、高锦帅分别获得成人组第一名。

陕北民歌大赛少儿组第一名 崔可妍

这次我得了第一名,心情非常激动。今后一定要把陕北民歌传扬下去,成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人。

陕北民歌大赛成人组第一名 任霞

通过我的歌声我想把陕北民歌带到更远的地方,让大家都能了解陕北民歌,能继续把陕北民歌发扬光大。

陕北民歌大赛成人组第一名 高锦帅

给我们的鼓励也很大,我们以后继续把陕北民歌唱下去,把陕北民歌唱到全国全世界,让外面也知道我们陕北文化也学学我们陕北民歌,喜欢上我们陕北的黄土高原。

本届陕北民歌大赛以优秀的传统陕北民歌(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革命民歌)和改编的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的新创作曲目为主,通过比赛为我市发现和培养优秀民歌手,创新发展陕北民歌提供了新的平台。

除了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我市从5月中旬开始,连续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把精彩文艺节目送到基层、送到群众中去,艺术家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这里是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我身后是来自延安市曲艺馆、延安民众剧团和延安演艺集团的文艺工作者们,为纪念 “5•23讲话”发表76周年带来的一台综合性的文艺晚会,为广大市民朋友送上一场精美的文化盛宴。

市民 张阳洋

尤其是说书先生韩起祥那个节目,印象特别深刻,不但可以重温延安的说书历史,而且重温红军长征时候的历史。

市民 马春玲

看到八路军就想起毛主席在延安,想起往年的延安,现在的延安高楼大厦,生活各个方面是步步高。

晚会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驻足观看。

黑龙江游客 宋葵花

特别唢呐独奏,让我感觉到陕北地域文化的特点。

深圳游客 秦锦屏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场文艺演出从观众的笑声、掌声和他们脸上洋溢出来的幸福感,就能感受到观众对这台节目的喜爱。

陕北道情和秦腔是我市群众非常喜欢的文艺形式,子长县和黄陵县也将道情剧《山妹》和秦腔剧《火焰驹》,送到社区群众中去,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演出深受群众喜爱,演出场场爆满。

市民 王玉亮

我看了这个道情戏非常好,非常有意义,对人教育意义非常好。

市民 李智德

我们应该向这方面学习,遇到困难要坚强,要有自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子长道情,近年来,子长县通过开展道情艺人培训、小戏调研等活动,弘扬道情艺术,唱响了陕北道情特色品牌。

子长县强家沟强昌道情艺术团团长 强昌

以后有机会精心排练好节目,在明年5.23再次来到延安市演出,希望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秦腔剧《火焰驹》是秦腔的代表性剧目和传承剧目,讲述了宋代同为朝中大臣的黄璋、李绶两家的恩怨情仇故事,唱腔有力,情节感人,不时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市民 李君明

演得特别漂亮,唱的唱腔也好,专程过来看了。

市民 焦延明

在纪念5.23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时候,我们这个文艺团体在这里演秦腔,非常有意义,是我们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为了给观众奉献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演员们早早就开始排练,对每一个节目都进行了再创作和再提升。

延安民众剧团 团长 苗宝平

我觉得特别是作为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应该多创作一些咱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更能接地气的把我们党的方针、把我们创作出的精品节目送到一线。

在5月23日当天,宝塔区的文艺工作者则来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地杨家岭革命旧址进行文艺演出,纪念毛泽东同志“5.23讲话”发表76周年。大家将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和慷慨激昂的诗歌送给游客和市民。

宝塔区文化旅游广电局 副书记 杜方慧

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发我区文艺业务单位的工作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纪念毛泽东同志

“5.23讲话”发表76周年

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组织20多名会员来到甘泉县石门镇“豆腐小镇” 开展为期一周的采风写生活动,从基层群众中寻找创作灵感。

市美协常务副主席 冯颜明

践行了我们文艺路线,文艺思想,深入人民群众去,然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5月23日,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艺术家们一行18人也来到我市采风写生,为群众塑像,践行毛泽东同志“5.23讲话”精神。在鲁艺文化园区,艺术家们手捏泥人,刀刻泥像,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泥人在他们手中惟妙惟肖,表达了艺术家们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为民情怀。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 于波

我们到了延安鲁艺纪念馆旧址,来体验一下延安鲁艺精神,继续创作艺术精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艺术采风作品,奉献给广大的人民群众,践行一个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为了提高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陕北民歌手服务大众的能力和水平。5月24日,陕北民歌大讲堂在延安大学5•23音乐厅举办。著名作曲家李兴池教授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闫志才教授分别做了,《流淌在生活中的音乐瑰宝陕北民歌之风采》和《浅谈陕北民歌的演唱》专题讲座。从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演唱方式,如何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专业独到的演讲让现场的文艺工作者对陕北民歌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延安老年大学延长石油分校 常务校长 高有来

通过这次讲课,真正的知道了陕北民歌的内涵和历史。以后,我们团要更进一步的把陕北民歌唱好唱响。

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副会长 闫志才

陕北出了一大批的歌手,享誉中外的歌唱家,但是我呼吁这些歌手一定要遵循延安讲话的精神,脚踏实地的经常深入生活,到老百姓中间去,精品的东西,正能量的东西,它是永远不会衰退的。

5月23日,延安5•23文化创意产业园揭牌成立,有近40家文化企业入驻园区。践行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仅需要艺术家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群众真情实感、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更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使这些作品能够传播的更广、更远。